俄国在十八世纪建立了国家教育体制。彼得一世(1689-1729)和凯瑟琳二世(1762-1792)进行教育改革,规定小学课程为2年,教读书、写字和唱歌。
改革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和托尔斯泰等秘密制定废除教育限制的目标。教育家尤钦斯肯也非常重视发展国家的民俗学校、民谣和合唱学校。这些想法致使在1864-1874年间建立了三至五年制的农村小学体制和六年制的城镇小学体制,随之是八年制的文法学校体制。小学教学主要传授宗教知识、国文、算术和唱歌。
第一个器乐班是于1739年在圣彼得堡为贵族儿童或培训农奴专业器乐家而开办的。十九世纪初也在莫斯科大学和哈尔科夫大学开办了音乐班。
1862年俄国音乐家协会创建了圣彼得堡音乐院,1866年创立了莫斯科音乐院。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列宁立即宣布:新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不受限制的人人都受到教育的统一教育体制。
1918年组建了人民委员部包括音乐分部,提出保护和扶植文化遗产,并要求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新音乐。新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提倡两个阶段9年的学习体制,规定审美教育为中小学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一。
1959年以来俄罗斯的歌咏学校提供更专门的小学音乐培训,这些歌咏学校最早由国家教育机构和全国合唱学会创办。合唱与音乐理论随必修课程一起讲授,儿童也学习弹奏一种乐器。
校内与校外的课外练习机会在培养音乐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学校音乐会和青年音乐会、午后音乐演奏、募捐事宜及讲座都是固定的音乐生活部分,还包括爱好者协会、管弦乐队、室内乐组、音乐院、业余爱好者和少儿组。
着名的音乐院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和第比利斯音乐院,还有27所其它的音乐院几乎遍及全国。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约有2.1万学生接受音乐学院的专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