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派的音乐治疗(六)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是继客体关系理论之后心理动力学派的又一的新的发展。这一理论被称为“剥夺模式”(deprivation model),认为病人之所以自我的发展不足,是由于病人在早期阶段与重要关系的人的“自我-客体”(self-object)关系体验有限所造成的。因此病人就会花费他的一生时间来试图获得这种与他人关系的至关重要的体验(Isenberg-Grzeda, Goldberg, and Dvorkin 2004)。
“自我客体体验”(selfobject experiences)有不同的形式,包括:镜像的自我客体(mirroring selfobjects),它是儿童对自己的活力、自大和完美等内部感觉的肯定; 理想的自我客体(idealized selfobjiects ), 当冷静的,无过错的,和万能的感觉发散到儿童的自我,并得以融合的时候,理想的自我客体就成为可能; 转换的自我客体(alter-ego selfobjects), 有助于模式的形成和提供保持自我所需要的相似体验,并激发学习的潜能;对立的自我客体(adversarial selfobjects), 它有助于当面对自己的抚养人的时候确立自己的自信心,而没有对于在自我客体关系中无能感的恐惧(Wolf,1988)。
治疗师通过使用共情(empathy)的方法可以提供所需要的自我-客体关系。由于病人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来建立自我的感觉,治疗师对于病人所表达的内容所表现出的反应应该是理解和交流。从音乐的角度上来讲,治疗师的反应应该是支持(supportive)和反射(reflective)的。另外,折射(mirroring)技术也是音乐演奏过程中基本的内容。治疗师需要学习如何分析病人的音乐,无论是即兴演奏的还是演奏已经存在的乐曲,同时还要能够对比音乐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音乐(Isenberg-Grzeda, Goldberg, and Dvorkin, 2004)。
心理动力学派的音乐治疗(七)
主体间治疗(intersubjective therapy)
主体间治疗是心理动力学派的最新发展,它融合了主体间理论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动力的研究总是从主观的世界的观点(无论是病人的,还是心理分析师的),总是共情和内省的。该理论对心理动力定义的理解是“作为一个包括两个个体的世界之间的对话的主体间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澄清的现实就是主体间的现实。” (Stolorow, Brandschaft, and Atwood, 1987)
在主体间理论的病人—治疗师关系的概念里,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的理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该理论认为作为治疗中的节制原则会导致病人的满意感缺失,是与治疗性改变的目的相对立的。主体间治疗师不是在治疗中保持中立,而是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什么样的行为会促使病人的主观世界的改变(Isenberg-Grzeda, Goldberg, and Dvorkin, 2004)。治疗师应该保持着一种“持续的共情式询问”(sustained empathic inquiry)态度。这种态度可以使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建立起来。治疗的改变不仅仅是产生在病人的内部世界,而是出现在特定的主体间关系的系统之中(Stolorow et al.,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