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课程的最大对比处,可能就是在对音乐技能的态度上吧?上海的“二期课改”提出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被排在了最后一位,重情感体验,重实践体验,轻技能训练。“听、动、演、赏、创”也是让学生能全面地去体验音乐。对于这些,我们有些音乐教师还是很有看法的:那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了“半瓶子醋”了吗?其实,这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从过去的“专业”观念上转变过来,由于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体系脱胎于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所以我们的教师长期认同的是一种“音乐精英教育”。可这种“音乐精英教育”放在普通学校中,可能吗?
首先,就说唱歌吧,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共鸣啊、气息啊的讲了一大套,可效果能有多少?而唱通俗歌曲,我们音乐老师一般不教吧,可总有那么多的学生仅仅靠模仿唱片,就唱得不比所谓歌星差多少。而在“专业”的眼光下,郁钧剑算是挺有名的歌唱家了吧,可你去一些网上的音乐论坛看一看,照样被人批得一钱不值。所以,我们只要让学生能流畅而投入感情地演唱,这就够了!
还有唱谱,我一直希望学校音乐教学中能把五线谱与简谱共存,而不是放弃了易学的简谱,简单地与国际接轨。一方面,社会上简谱的运用依然是那么广泛,而五线谱可能只对那些学西洋乐器的特定人群有用。另一方面,普通学生一个星期一到两节的音乐课,而课后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巩固,能唱好五线谱吗?想想我们自己吧,算是半专业(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学习了吧,可我们的五线谱视唱是花了多大的精力才过关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也投入这样多的时间与精力吧。
不要想着用我们的音乐课堂去培养音乐家,而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的普通公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