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至十八世纪,德国在欧洲率先实行普通公民的义务教育,各类学校均由国家统管统办,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改革。近代西方许多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多由德国兴起,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音乐成为世界音乐发展的中心,一批音乐大师活动在这个时期。音乐教育事业伴随着音乐文化带来的迅速发展而发展。由传统国语学校发展而来的国民小学以“大众教育”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加入了“学习民歌”的内容,提出了“大众音乐教育”的观点。卢梭最早提出的数字简谱理论,广为人们接受,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九世纪期间,德国出现了很多新的专业音乐团体和音乐教育、研究机构,较有名的有:维尔茨堡音乐院(1804)、布雷斯劳教堂与学校音乐研究院(1810)、柏林音乐院(1822)、作曲学院(1833)、莱比锡音乐院(1843)、科隆音乐院(1850)、慕尼黑音乐院(1867)等。艺术学校、音乐学校等与此同时也发展起来,与音乐学院一样共同担负起培养音乐家和音乐教师的任务。十九世纪末,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随着凯斯顿伯格(1822-1962,普鲁士文化部的音乐顾问)的出现,音乐教改随之进入第二阶段。开展了一系列与中小学音乐、音乐学校有关的彻底改革。在他的努力下,文科中学的音乐教师终于获得了与其他科目教师平等的待遇,音乐教育在整体教育中有了新的地位,并对原大纲作了较全面的修改。
十九世纪20-30年代,出版了许多学校音乐教材,大成夫音乐教育思想开始萌生。普通音乐教学中强调节奏训练,从音乐本源开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造或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去接受和创造音乐。
1948年,大成夫应拜耶州电台潘诺夫斯基博士之邀,在电台首次举办了他长达五年之久的儿童音乐讲座,1950-1954年又连续出版了五卷《儿童音乐》教材,1957-1958年又在慕尼黑电视台举办了类似的音乐节目,获得极大的成功,影响遍及欧洲,为他新颖独特的大成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继而,德国第三阶段的音乐教育改革才逐步形成。
十九世纪70-80年代,随着大成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德国普通音乐教育事业已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为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