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由于法国革命的影响,德国的启蒙和大变动设想致使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教育结构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到十九世纪一直由拉丁学校与教堂和寺院学校主要负责教堂音乐一位唱诗班领唱常常拥有高级学术职位,所以教堂和学校常有密切联系。
“音乐”作为一门学习科目很长一个时期都从理论上在小学课程表上占有3个学时的时间。虽然在有些情况下也获得良好的成效,但是教学只局限于练习节日和圣日必不可少的圣歌和世俗歌曲。这就是被降至为新“实用主义”的音乐教学。
1871年开始,民族主义歌曲和爱国歌曲渐渐进入学校,并且被用作意识灌输和赞美军国主义的工具。然而,却不可过低估对小学教师要求的音乐培训标准,因为所有受培训的老师必须具有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并且要证实具备器乐演奏能力。
十九世纪期间,德国创建了许多新型的专业和业余管弦乐队,又为此建起许多培训中心培养乐手以满足乐队的需要。1804年在维尔茨堡开办了音乐研究院,1810年在布雷斯劳建立了教堂及音乐研究院。
十九世纪期间,德国已逐渐建起整个音乐院校网络,其中有许多地方的音乐院校非常着名:柏林(1822年由策尔特创建),莱比锡(门德尔松于1843年创立),希勒在科隆的音乐院任第一院长,彪罗于1867年重新组建了慕尼黑的音乐机构。
十九世纪末,随着凯斯滕贝尔格(1882-1962)的出现,开始了第二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改革。他被任命为普鲁士文化部的音乐顾问(1918-1932),从而带来了一系列与中小学音乐、音乐学校和音乐院有关的彻底改革。由于他颁布的行政法令,在有声望的音乐机构修完全部课程的音乐教师终于在文科中学获得了与其他科目教师平等的地位,音乐本身也有了新的位置。
凯斯滕贝尔格还制定了各类学校培养教师的音乐院计划, 这些计划远远超过他那个时代,提前产生了工艺学校的音乐教师制定统一培训大纲的观点。身为一名演奏家,他还坚持认为,音乐教学应该包括某种形式的实际训练。
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阿多尔诺和瓦尔纳重振音乐教育事业,音乐教育改革的第三阶段逐渐形成趋势,直到1965年才出现真正的突破,产生了新的实验音乐和批评性的音乐鉴赏作为所有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含义中一种有效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