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曲传入我国虽仅有百余年,但它很快为我国广大群体所接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合唱曲如《旗正飘飘》、《歌八百壮士》、《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等深受人们欢迎,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后,在解放战争及五、六十年代,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合唱作品,如《淮海战役组歌》、《祖国颂》、《全世界人们心一条》、《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长征组歌》以及一些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合唱。
遗憾的是,从70年代至今合唱曲逐渐稀少,大众难得从广播、电视及音乐厅里聆听到合唱音乐。至于线谱版本的合唱曲特别是新作的出版更是难得一见。一般合唱团队所唱曲目多是老歌;确属合唱(多声部)歌曲也是凤毛麟角。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一些省市先后成立了交响乐团,而专业合唱团却极少建立。众所周知,原中央一级的合唱团,如中央乐团(现为中国交响乐团)、广播乐团、电影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所设置的合唱团,有的精减、有的撤销。保留下来的团队活动不多,排练甚少。
美国歌剧院一般不设在编的一流歌唱演员,但保留二流的声乐人才并由他们组成合唱团。合唱团与交响乐队一样,有严格的排练日程和计划,曲目从古典至现代五花八门。而我国歌剧院团,即使有合唱团队,一般来说训练也不那么正规、严格,指挥也不十分专业。
专业合唱团队不景气,无疑会影响合唱体裁的繁荣,自然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业余合唱音乐的水平和发展。不过令人宽慰的是,这几年在科教兴国、促进素质教育、丰富人民音乐生活中,合唱歌曲越来越成为蓬勃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如近几年,不时举办不同名目的合唱节;再如中央电视台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栏目,在首都的公园、广场已举办多期;国内部分城市也举办了不同内容的“大家唱”,如去年5月,山东济南市以“弘扬济南精神,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激情广场”,合唱队伍约2000人(参加者包括老、中、青工人和白衣天使),听众近6000人,情绪昂扬,场面壮观。在接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全国很多城市诸如上海、广州、西安、安徽等地,均开展了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万众歌会。
当这些热闹场面过去之后,我们的合唱艺术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壮大、提高、多姿,还是渐渐地沉寂下去?
其实,合唱艺术本身是最能直接展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风貌,激励民众、团结民众的有力形式。借此之机,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加强引导、采取措施,促进合唱艺术的水平不断提高无疑是明智的。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其体裁的发展应是平行的、多样的,决不能是畸形的、单一的。
西方的职业合唱或合唱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与宗教活动的内容——如圣剧、弥撒、安魂曲——有着密切联系。15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出现第一个职业合唱团,而欧洲某些国家还要早于俄罗斯。私人合唱团和培育合唱团人才(与独唱演员有着许多差别)的学校,在西方颇盛行并具有很高水平。所设课程除声乐专业知识外,音乐理论课(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亦倍加重视。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私人合唱团及培育合唱人才的学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某些私立学校办校的宗旨多以盈利为目的,招考及培训的是流行歌手。各地的音乐院校虽设有声乐系,但较少涉及合唱艺术。上世纪五十年代音乐学院还有合唱课,而今天设置这门课的院校就不多了,至于音乐理论课,无论校方还是学生本人都不是十分重视。
凡学音乐的人都知道:一个优秀的独唱或独奏演员,在乐队或合唱团里不一定就能称职。
纵观我国合唱艺术的现状,大概是喜忧参半。
多年来重演出,轻创作,这在乐坛上是不争的事实。独唱演员就其地位、待遇来说,远高于合唱队员。当前许多因素,导至厚此薄彼,影响音乐人才走向及心理的平衡。上世纪末乐坛流行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形象地道出了作曲家稿酬的低廉以及歌手与作者报酬分配的不合理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说合唱曲较独唱曲的写作难度更大一些,而且演唱和发表就更难了。所以,当前很少人从事合唱写作,缺少新鲜血液,合唱艺术如何发展?
合唱作品出版不挣钱,所以出版商拒出;合唱音乐听众稀少,所以无法走进音乐殿堂。面对诸多问题,谁来解决、何时解决?
凡从事合唱音乐及热爱合唱音乐事业的人,无不时时刻刻期盼合唱音乐能从夹缝中走向广阔的天空,有知音、有新作、有属于自己瑰丽的音乐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