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律的产生,种类,应用及与合唱的微妙关系。
1.有关音律的常识,中国人早在2000年前就有领先与世界的较完备的认识,从出士的战国青铜编钟能发出十二个音,就可以看到当时我国己有相当于现代的平均律的知识。虽然现在还没发现当时完整的律制理论资料,但中国人的实践己远远超出同代人。年复一年时代变迁音乐的理论在不断的发展,结果是中国的黄钟大吕之音律之说没有被世界采纳,而西洋的音律理论成了当今音乐的主流。从这一点出发,不能不说这是全体中国音乐同仁的一种遗憾。
音,从a的每秒振动440次开始,无论钢琴的弦和人声的振动,都不可能发出纯净的基音,从基音的泛音开始,纯八纯五纯四的各度紧随其后。那么,我们在唱柯达伊的二声部练习时就可以看到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组合,从这里练起,基音会得到加强支持,和声初部建立。音从上方五度开始,可以找音阶中各音(do到sol, sol至re...),在五度相生的原理中,人们得到各音。律: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当各律在音度上有了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便称为“律制”。律学:是研究乐音体系中音高体制及其相互的数辑关系的科学,是音乐声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种交叉学科。曾一度被学术界称为绝学。
a.五度相生律:是中国音律史上最早产生的完备的律学理论,被称为“音律学之祖”。大约在春秋中期出现。《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分别记述了它的基本法则:以一弦长为其数,将其均分为三段,舍一取二,便发出第一个上五4度音,这就是“三分损一”;如果将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便发出其出第一个下五4度音,这就是“三分益一”,如此推算,可得12个音,称为“十二律”,每律有固定的律名。“三分损益法”计算到最后一律时不能循环复生,是一种不平均的“十二律”,各律之间含有大、小半音之别。在中国传统乐器中,七弦琴谱的一部分,民间“点笙”校音,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乐器都用三分损益律。“三分损益”最初是建立在五声基础上,它包容着“七声”。
用这种方法推出十二律的还有希腊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他发现了西洋"勾股定理"。同时他把琴弦简单倍数分之,从数学的理论上推出各音的位置,既从do到sol, sol至re...五度相生,直到推出十二个音。但这种方法使十二音后不能循环。
纯律,是用纯五度(弦长之比为2:3)和大三度(弦长之比为4:5)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例如:大七度为纯五度加大三度,小三度为纯五度减去大三度,由于纯律音阶中各音对主音的音程关系与纯音程完全相符且其音响亦特别协和,故称“纯律”。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关于纯律的理论,但是在七弦琴第3、6、8、11等四个徽,依次当弦度1/5、2/5、3/5、4/5处,其比值的分母均为5,为纯律所独有,因此,杨荫浏先生指出:“一首琴曲,若用到3、6、8、11徽上的泛音,则这首琴曲所用的律,便只能是纯律。”从琴谱《碣石调·幽兰》中用到本一6、8、11徽上的泛音看,可以证明中国在公元六世纪就已应用了纯律。从湖北随县曾侯钟铭所反映出来的“三度生律法”,又进一步将纯律在中国运用的时间往前上溯到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b.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十二平均律有许多优点,它易于转调,简化了不同调的升、降半音之间的关系,即对所有调都有#c=bd,#d=be等。带“品”的弦乐器也是用的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当前最普遍流行的律制,钢琴家巴赫很推崇十二平均律,他写下了大、小调各两套十二平均律钢琴曲48首。虽然,十二平均律没有纯律或五度相生律那样“纯”。但一般人们的耳朵也已适应了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三种理论和音乐实践在我们周围共存,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五度相生律简单,纯律合协,十二平均律转调方便,那我们在实际唱奏中用什么律呢?这是个较难回答的问题。异律并用的情况在器乐中很多见。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之一。
2. 合唱与律制的关系
两者在演唱形式又同时就可能有又同关系,特别是无伴奏合唱。下面主要讲与它的关系。
a.无伴奏合唱是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合唱,是展现音美和高度演唱技巧的表演形式。由于无伴奏合唱所特有的表现能力和艺术风格,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作曲家们的钟爱,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无伴奏合唱更能体现出人声混响的本色。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是这类音乐的全盛时期,在十六世纪末已臻于鼎盛,欧洲各国相继出了一批这方面的大师,
如Orlando Lassos(1532-1594),他是一位极其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在外国同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无伴奏合唱表演形式传入中国之后,也受到我国作曲家们的青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无伴奏合唱曲目,如冼星海创作的《游击军》、贺绿汀创作的《垦春泥》以及用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如瞿希贤改编的《牧歌》、时乐朦改编的《小河淌水》、马思聪改编的《花儿》等。 无伴奏合唱由众多的歌唱家组合而成,每一位参加演唱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歌唱技巧、丰富的合唱经验、很高的艺术修养,同时,还应具备高度和谐统一、相互交融的音色。无伴奏合唱是纯人声的、不加任何乐器的烘托与渲染,因而,能够更深刻、更准确、更真挚、更贴切、更自然地展示音乐作品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b.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十二平均律不能满足音的和谐,就自动地在合唱中用纯律来代替它。这就是我们从实际听觉要求出发,发现实际音与钢琴某些音稍不准的原由。记得我上师范时,为了纠正fa音的偏高,我对着琴练了好长时候,现在想来那就是律制在作怪。还有件趣事,我有个搞弦乐的朋友,他对电子琴发出的音准发出很大的诧异?他说mi.la.xi不准。与他手中的弦乐发出不同的音。当时我以为他的听觉有问题,是没有听惯电子琴的音色造成。其实那又是律制起了作用,我想他们的脑子的律尺是纯律,当然会认为琴不准了,应该说电子琴上的十二音平均是用电子振荡方法生成,比钢琴的人工调音还要准确精细。只是弦乐多用纯律,而键盘决对用平均律而已。再看我们的唱歌,一般用钢琴伴之,十二平均律的影响不约而至。到了无伴奏时,发现有了新问题,那就是和协共振中要把某些稍作纠正,使和声更纯更透。这就又回到纯律上去了。记得看过有位合唱资深指挥的教科书上写满↑↓的记号,他的记号提醒指挥用手势把音稍作调正,使之更完美。所以在无伴奏合唱排练的后期请不用琴。(定音例外)
具体比较
纯律 c 261.6 d293.7 e329.6 f349.3 g392.1 a440 b523.2
十二平均律 c 264 d297 e330 f352 g396 a440 b528
大致纯律的主音到三音频率比平均律少13.7cent(即只有400-13.7cent)主音到五音则多 2cent(即700+2cent)差别很小。这种律制的差别是想用纯律唱无伴奏时,要特别注意的。
c.那么还有比十二平均律和纯律更客观折中的律制吗?有!那就是五十三平均律。欧洲人把一个八度中分均分五十三个音,这样可以做到键盘与弦乐合唱的完全和协。为此有人设计了五十三个键的琴,用数排不同颜色的键排列。想想一个八度有五十三键,那八个八度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用人的手去练习弹奏这样的乐器,就是莫扎特加李斯特都为难。于是,这种律制和乐器由于过于繁杂,没有被人广泛运用。五十三律只成了书本上化"空中楼阁"。我脑海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青年时在一位老教师的音乐藏书中看到。五十三平均律,今天,电脑技术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操作的难题,用五十三平均律制成的音乐与合唱完美结合,多少年梦想就能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实现,但愿有志者都来试一试,但愿空中楼阁回到人间。
3.认识音律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用它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实践。人们对音律阶段性地认识标志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用到合唱中就要以实际音响的纯净和协为基准:初学辅以琴校音准;进一步就应以指挥的听为主,各声部之间不断"微调",这种"微调"十分重要,靠它才能"靠"上其它声部,才能真正引出共振,有了它就不愁发不出天籁之声了。当然,理论上的认识还应该用到实际中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用我们敏锐的耳朵去听去辩去粗取精吧,音乐教学是我们实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