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唱得是《万泉河水清又清》,这是当时流行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曲,为了教会男女中高音谷声部,我可使出浑身解数。那时候由于音乐基本功欠缺,还不能一下子就唱准全部音谱,也没学会用琴辅助,可想而知,那时独立教唱四声部,对我是多大的考验。快毕业时,唱合唱就容易些了,记忆较深的是唱陕北民歌改编的领唱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唱得时而舒展时而热烈,此曲成了我以后辅导的保留曲目。那时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组歌,歌颂领袖毛主席的,其中3/8,4/4,4/8等复杂节奏交替,难唱但很有气势。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吹拉弹唱各项能力大增,以优异专业成绩推荐留校。由于当时政策是对口培养,我从师范音乐班毕业后,到原送单位进中学当了音乐教师,从那时候开始,走上天天教学生唱歌的日子。
在课堂上,教学生唱真正唱合唱并不多,一般是齐唱。中国人喜好的声乐单旋律的大趋势不但影响了我,也影响我周围的人,也包括学生。不久我调到了师范学校任教,那才开始正而八经地要用上多声部合唱教材。86年我已回到上海。在一所教师进修校,我先后担任艺教组组长,音乐教研员。在校我辅导学生合唱,在社会上我辅导任务更重。有一次区级比赛,我辅导六、七家合唱队,又是指挥,又当伴奏,最后回教育局队领唱,可真把我累坏了。在实践中我的能力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后来又有机会投入到上海一流的合唱团学习提高,比如在《平安》、《闵行教工》合唱团里,我担任声部长、领唱等职务。特别在著名指挥曹丁老师的身边唱合唱,我学到了最权威最新的合唱理念。当然,我同时还单独辅导了不少较大的合唱团,如武警总后勤合唱团等。如果要综合衡量我在辅导合唱的几项基本能力如何,我自己给自已的评介是,一流歌队的歌者(领唱),二流歌队的组织者兼指挥,三流歌队的伴奏。在辅导群众合唱中,我的基本功全面,很受大家欢迎。我属于兼唱、奏、指挥全面发展的“万金油”式的辅导,这种辅导,组织者省钱省心,当然就皆大欢喜了。
三. 合唱的几个层次
训练合唱团,有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上逐步提高。
1. 基本的音准节奏
辅导合唱团,首先要求唱准音。难以想象合唱队唱不准声部还能算合唱。有些人唱歌附合别人,人人都当墙头草,合唱声部就成了齐唱。所以音准的训练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化功夫的。曹丁老师的训练人称魔鬼训练,一天练八小时以上,最多的要求就是唱准。音唱准了,才能唱和声,有了和协的和声,合唱完成了一半。其次,节奏也很重要,特别是三拍子的节奏,中国音乐天生没有圆舞曲,自然唱不了那种节奏。办法只有一个字,练!一般的群众合唱,能做到音准声齐,也就可以参加相关活动了。
2. 声部的协调和变化
很多人以前唱独唱,自由惯了。很多人认为唱歌就要尽性,拔出嗓子就吼。但是合唱是合作的艺术,讲究的是协调统一。秋白老师的说明很好,他说我们要声带的部分振动,那就是合唱的声音,全段振动了,那就成了各自的声音了。我认为合唱要从“轻、高”练起,轻,开大口腔,有控制地轻唱。高,指摆脱下巴舌根力量的发声的高位置。有了轻也就有了响的对比,变化也就在其中了。我们参加全国比赛的《在森林》,开头用了最轻的唱法,后来的渐强也确立了。声部平衡,有了表达歌曲的能力,这时不妨参加一些比赛。
3. 有情感地歌唱
有了音准节奏,有了协调变化,情感才能在合唱中体观。这时,合唱才成了真正的艺术。《回声》,响的是人声,轻的是山谷回音,情趣就在其中。《小白菜》,合唱中飘出独唱:小白菜,地里黄,三二岁,没了娘…随音泪下。《春天的故事》,在平稳中说春天,在故事中颂伟人。愉悦幸福自然流露当然,唱好情感,发声能力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理解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辅导者的形象比喻和引导也很重要。在台上,二首歌情绪的转换,就看指挥的脸部表情的提示。有感情的歌队最能打动评委的心。
4. 具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有了以上几点,一个合唱队存了一定数量的曲目。指导者就可以考虑艺术风格的定位了。专唱外国歌曲,专唱晚会主旋律曲,专唱民族歌曲。听听一段对具有独特风格的云南合唱团,演唱无伴奏合唱《小河淌水》的文字描述: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具有强列的地域风情特色,云南民族合唱团的演唱高度和谐统一、音色甜美,声部相互交融。民族特色在无伴奏合唱用纯人声的、不加任何乐器的烘托与渲染中,演释得更深刻、更准确、更真挚、更贴切、更自然。它充分展示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细腻的内涵,塑造了情真意切、山清水秀、音响错落、人声极限的最佳意境。
平安合唱团,在曹老师指导下,连开了瞿希贤、田丰、张敦智几个著名作曲家的合唱专场,成了一支准专业,能胜任复杂合唱(一曲转五调,八声部),有一定知名度和自已独特风格的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