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合唱节已于2002年5月1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落下帷幕,本届合唱节的规模为历届最大,盛况空前。经过中国合唱协会的预选,共有54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及业余合唱团参加了为期六天的正式比赛和展演,较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合唱艺术事业的发展现状。笔者仔细观摩了本届合唱节各主要场次的比赛和展演,十分欣喜地感受到了我国合唱艺术近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不无遗憾地感到,目前的中国合唱在总体上对合唱音响风格的理解仍相当滞后,并影响到我国合唱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本届合唱节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合唱音响审美意识的增强。相对以往历届合唱节而言,本届合唱节有更多的合唱团注意到了合唱音响的美感问题,并在实际的演唱中有所表现。在参演的54个合唱团中,大多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轻声”演唱技巧,以更好地体现合唱音响的艺术美感。而片面追求合唱音量,不注意运用“轻声”的合唱团已是个别现象。因此,本届合唱节评委肖白先生甚至兴奋地将此种普遍运用“轻声”的现象称之为:“中国合唱的历史性跨越。”
然而,从实际的演唱效果来看,尽管大多数合唱团已注意到“轻声”技巧在合唱中的艺术表现作用,但由于受到固有听觉习惯的约束,仍难以摆脱中国合唱惯有的“粗犷厚重”音响风格。
从本质上讲,合唱音响风格的形成与“轻声”技巧的运用应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唱的音响风格可有“粗犷厚重”与“轻灵柔美”之分,而“轻声”技巧本身则没有一定的音响形态。“轻声”技巧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不同音响风格之中,既可与“粗犷厚重”的音响风格相适应,也可与“轻灵柔美”的音响风格相适应。在合唱中,如果“粗犷厚重”的风格基调没有改变,那么,在此种风格基调制约下的“轻声”技巧也只能对合唱的表面音响质量起到有限的修饰作用,而无法对合唱音响风格的变革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运用“轻声”技巧的前提下,不断研究改进合唱音响的风格表现,以探求更具时代风貌的合唱音响风格取向。
合唱音响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审美意识和发声技术两方面因素影响,在过两方面因素中,审美因素是第一位的发声技术的应用则受到审美意识的湘约。
从审美意识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口〕以发现中国合唱“粗犷厚重”音响风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合唱艺术于20世纪初叶自西方传人中国后,便始终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息息札关,以如火如茶的抗日救亡群众歌咏活动为发端,中国合唱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即逐渐形成了粗犷强劲的音响风格;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合唱又主要受到前苏联合唱体系的影响,全盘接受了俄罗斯声乐学派“粗犷厚重”的音响风格。这即是中国合唱音响风格的形成轨迹。
在本届合唱节上,虽然大多数合唱团都运用了“轻声”技巧,但对“轻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却大相径庭。尤其突出的问题在于,大多数合唱团所表现出的“轻声”状态仍旧签罩在俄罗斯声乐学派“粗犷厚重”的音响风格之下,这也是为何运用了“轻声”技巧,却不能使中国合唱原有的“粗犷、凝重”音响风格发生根本改观的原因所在。但这种“轻声”技巧的运用也使原有的合唱音响效果发生了某种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合唱音响的融和性,在基本维持俄罗斯声乐学派厚重音响风格的前提下,将原本“粗犷厚重”的合唱音响演变为一种较为“和谐凝重”的音响效果。如深圳市爱乐男声合唱团的演唱就较为典型,该团运用俄罗斯式的“轻声”技巧演唱的“夜曲”(鲁宾斯坦词曲、维斯科瓦拖夫词)和“送别”(奥德伟曲、李叔同词)即具有此种“和谐凝重”的音响特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较有实力的合唱团也普遍存在类似情况,如贵州山韵合唱团、珠海市拱北爱乐合唱团等的演唱均让人感到前苏联合唱体系的影响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普通听众对此种厚重音响的认同度仍相当高,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的普通听众(甚至包括一些专业人上)都对此种厚重的合唱音响称赞不已,认为这样的合唱有气势.展示了合唱团的实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缺乏与外界的广泛交流,从艺术流派的传承意义上讲,中国合唱的音响风格主要受前苏联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人们赫然发现当今世界对合唱音响的理解早已摒弃了“粗犷厚重”的审美趣味,以往的俄罗斯声乐学派也已发生了巨变,现在的俄罗斯合唱不仅完全消除了“粗犷厚重”的痕迹,还明显吸取了意大利美声学派抒情唯美的音响风格,甚至唱得更过一些。显然,在全世界都已对合唱音响的风格取向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中国合唱由于惯性的作用却仍未摆脱俄罗斯声乐学派的旧有案臼,显得十分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