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十五讲 第二讲巴赫和亨德尔(中)
从音乐的角度而言,巴赫是属于宗教的,亨德尔是属于世俗的。我想这和巴赫一生笃信宗教有关,而亨德尔只是在晚年双目失明之后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跪拜在汉诺威的圣乔治教堂前,想起了上帝。
有意思的是,现在听巴赫的音乐,我们常常听出的不是宗教的意味,而是世俗的温馨和快乐,比如他的许多康塔塔,比如他的D大调的弦乐曲。即使我们根本不懂得宗教,也缺乏巴赫那种对宗教的虔诚之心,也不会妨碍我们喜欢巴赫的那些荡漾着生活和自然鲜活气息的音乐。
然而,现在听亨德尔的有些音乐,尤其是他的《弥赛亚》,特别是《弥赛亚》中的《哈列路亚大合唱》,总能听到宗教的声音,看到那来自天国的神圣而皓洁的天光。也许,那只是我们心中的宗教感觉,和18世纪完全无关。
巴赫的音乐是本土德国式的,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心灵,因此它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是清澈的河滩上洁白的牧羊群在安详地散步。
亨德尔的音乐是开放的意大利式的,外向型的,它面对的是世界,因此它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是大海波涛中的船帆一闪一闪,挂满风暴带来的清冽水珠。
我想正是由于此,巴赫的音乐大多是器乐,他不想借助人声,只想运用音乐本身,相信音乐本身;亨德尔的音乐大多是歌剧和清唱剧,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人声,相信人在音乐中的力量。巴赫的音乐基本是为自己的、为教堂的唱诗班的、为一般平民的,格局一般不会大,是极其平易的,像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片树下清凉的绿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宁静致远;亨德尔的音乐是为宫廷的、为剧院的、为上流社会的,格局会恢弘华丽,像是他自己曾经谱写过的那节日里绚丽的焰火,是惊风芙蓉水,密雨薜荔墙式的天玄地黄。
同巴赫的清澈美好、质朴平静的音乐相比,他的生活和他的处世却大不相同。生活中的巴赫是谦卑的、世俗的、拮据的,为了生活和生存,他不止一次给达官贵人写信求救。他专门为勃兰登堡的公爵献辞,并为公爵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仅仅因为一次波茨坦国王在他的羽管键琴上随便地即兴弹了一下,赐予了一个赋格主题,他就那样地感激涕零,称这个主题高贵无比,得到恩宠似地去竭尽全力谱写了一首《音乐的奉献》献给了国王大人。他的一生都只是卑贱的奴仆。
亨德尔也曾为讨好汉诺威亲王而专门为其谱写了《水上音乐》,但他大部分的生活却是鄙夷世俗的。他的清高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尤其对那些上层人物傲慢的态度,在当时的英国是有名的,使得那些想以结交艺术家为附庸风雅的上流人士对他很是愤恨,以致元帅之流要拜见他也不得不求助于他的学生。他对牛津大学授予他的博士称号视若粪土,根本不屑一顾。他在都柏林看到广告上写着他是亨德尔博士时,大为光火,要人立刻在节目单上改正为"亨德尔先生。"
生活中的巴赫一直躬着腰,而只有在音乐中才得以舒展腰身;而亨德尔却无论在生活还是音乐之中始终是昂着头的。巴赫是天上的一簇星光;亨德尔则是电闪雷鸣。巴赫是河上游温顺的小羊;而亨德尔则是雄风正起的老狼。
巴赫和亨德尔在音乐之中和在音乐之外,是这样的不同,这和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和性格有关。巴赫虽然有其固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易于满足,谦虚质朴。一想到自己要养活20个孩子这样庞大的家,他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亨德尔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独身一人,只在音乐中徜徉。他是一个有名的脾气暴躁的人,所有的感情都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在脸上。有人说他是一个饕餮,是一名暴君。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过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投入得忘了周围的环境。他有边思考边大声唠叨的习惯,所以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创作时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涕泪交加。"了解这一点,对于他暴怒的时候甚至要把一位拒绝演唱他的曲子的歌手扔到窗外,也就不会感到奇怪。
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无不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如果他们不是音乐家,而是去当政,亨德尔不是英雄就是暴君,而巴赫则是温和的良相。
如果我们为他们两人各画一幅画的话,画亨德尔用罗曼?罗兰说过的那幅《施魔力的野兽》为题的漫画最合适,那幅漫画画的是亨德尔"把一面写着'津贴,特权,高贵,恩宠'的旗帜踩在脚下,面对厄运,他像庞大固埃那样放声大笑"。而要画贫穷又家室颇多拖累的巴赫的话,我们一定会用房龙为他写的《巴赫传》中的自己画的配图:长长的走廊的墙上挂着一排帽子,最后,
一顶帽子下面放着一辆婴儿车,题目是《巴赫一家人都在家》。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指的是小小的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德文的原意确实是解读巴赫的一把钥匙。
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美味大餐一般,初次选择一时会感到如同面对大海茫茫一样无从下手而感到晕眩。正如房龙在他所写的《巴赫传》中所形容的那样:"他一生都像驾辕的马一样辛苦工作,他拉的货有时候实在令人生畏,也许能够累死十几个普通的乐师。有好事者试着解过这样一道题目,就是多少人花多少小时、多少天能够抄完这个怪人的作品,这个怪人正如勃拉姆斯所说,不是涓涓溪流,而是奔腾的大河。"
如果让我来对那些没有听过巴赫而是第一次选择巴赫音乐的人提出建议,那么,我觉得巴赫的室内乐最值得听,他的管风琴曲、古钢琴曲,最能够向我们吹来遥远的巴洛克古风,当然,还有那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此外,就是他最着名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和那4首管弦乐组曲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巴赫还有3首双簧管协奏曲,千万不要放过。
3首双簧管协奏曲,能够让我们听出巴赫的人性和温情,那种忍受了苦难之后依然充满爱和期待的神情,和我们中国人有那样的相似和相通。余音袅袅之后,我们能够想像到巴赫的眼睛静如秋水的样子,双簧管静静地放在自己的身旁像是一片安详的叶子。特别是那首A大调,用的是柔音双簧管,这种双簧管是巴洛克时期的特产,如今已经不大用,很是细腻动听。巴赫在组织这首协奏曲时把这种柔音双簧管运用得出神入化,双簧管吹出的每一个音符宛若一条条小鱼游进水中一般,在乐队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振鳍掉尾,在略微泛起的水波中轻陕地划起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勃兰登堡协奏曲》这支着名的乐曲,巴赫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来创作它,但当时勃兰登堡公爵却对它不屑一顾,根本没让他的宫廷乐队演奏,而是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幸运的是它被巴赫的弟子当时着名的音乐教师奇沦贝格买了去,辗转送人才得以保存下来。它确实是巴赫重要的作品,是管弦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以意大利协奏曲作为形式,包裹的却是浓郁的德意志风情,这会让我们多少领略一些巴赫时代雍容华贵中所呈现的独有的古朴,甚至是笨拙和那么一点呆滞。
巴赫的管弦乐组曲,如果觉得4首曲子显得有些庞杂,那么就不妨先听其中的第3首D大调,或者索性听一下经威廉汉姆改编其中第二乐章的那一段异常动听的"G弦上的咏叹调",也会是不错的选择。那种极富歌唱性的旋律,把巴赫内心深处最美好善良的一面带给我们,跳跃在小提琴的琴弦上,格外动人心弦,会让我们听后心里格外沉静,即使是翻滚着大河大海一样汹涌的波浪,在他的音乐里也能够化为一泓小溪一般平静的流水。巴赫许多的作品都会让我们涌出这样的感觉,面对巴赫,我们会感到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有些历史中非常有名的大河,就是这样现在只能看到枯枯的河道,一滴水珠也见不到了。有的驰名的瀑布也是这样,李白曾经咏叹过的庐山的瀑布,早已经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只剩下水的意思印在岩石上一道黑黑的痕迹,成为了想像中的象征。时间将大河和瀑布都可以抹平,蒸发得干干净净,但却难以征服小溪,小溪永远只是清清的、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和时间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仅仅变为一道象征的痕迹。这就是巴赫音乐的力量。巴赫的音乐,初听会觉得有些平淡,甚至单调,但只要听进去了,就会觉得它的这种无可取代的力量。这便是小溪那种平静却可以养心的力量,透明而没有污染的力量,细微却能够水滴石穿的渗透的力量。
听巴赫的音乐,你的眼前永远流淌着这样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水。
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撒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更是夜空下农民茅草房顶冉冉飘曳的炊烟;是教堂旁同时更是紧靠茅草房边不远的地方流淌着这样的小溪水,九曲回肠,长袖舒卷,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巴赫的音乐(那些康塔塔和圣母赞歌),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带来却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