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实际能力与教师设想之间的差距。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可能性,一种理想,但决不是必然性,更不是现实本身。课程设置的完美,不意味着现实实施的完美。大学教育绝不仅限于教师课堂的授课,而是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温习和练习,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应该是1:5,即听教师课堂讲授1小时,自己回去就必须相应地练习5小时。因此,如果为了追求课程设置在形式上的“完美”而大量排课,以至于留给学生自习时间很少,就会造成学生自习安排的混乱,使得课程设置非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障碍。值得反思的是,这种追求课程设置形式上的“完美”却不追求现实实施的完美的倾向,在一些学校是很明显的。
3、课程设置中,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问题。
按照Marjorie Schwarzer在《博物馆研究的培训》一书中的定义,艺术管理强调的是对艺术的理解和对各种类型的文化组织的了解,此外还强调开发性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的技能。(参看译文[8])
而具体地说,在课程设置中如何把握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当然,很多院校用一句“艺术与管理”并重一笔带过,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因为鉴赏功底的建构,需要大量时间,比如单是粗略听一遍西方17世纪的经典名乐,就要耗费好几个月,再细细鉴赏,又需要耗用大量时间。此外,人不可能背一次就永远不忘,所以还得有后续的复习的时间。而实践同样得占用大量时间。如策划一台晚会,就必须事先联系各个相关单位,落实责任和负责项目,再者拟定策划案,计算所需费用和人员安排,接着是整个晚会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最后在结束时,还得安排人员的立场,做好总结工作等等。在总的课时中,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如何才算合适?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细致探究的问题。
如果理论课太多,学生的实际的管理经验必然会偏少,大学4年觉得没学到什么在以后工作中可以用的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重课堂教学轻具体实践的倾向,恰恰是艺术院校老专业的最大弊病,如果艺术文化管理专业还走这条老路,就会又陷入自己力求突破的怪圈之中。
而如果实践课太多,就可能矫枉过正,使得大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短期化,本科生教育高职化。真正的大学教育不应该是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不能为就业而进行直接的市场化设置。在课堂外的活动如此之多,其实已经让一些学生疲于奔命,表面上读了4年大学,其实没几天真真正正坐在教室里读书,使得他们缺乏理论修养。
作为新兴的交叉性专业,我院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思考和改革,从而结合本校优势专业资源,在艺术院校具有突出的办学优势,办出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