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次课程群,即设置与自身院校及其专业特点相关的具有深化性的方向性课程,这类课程应当直接体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文化艺术管理类方向性课程主要如下:画廊管理、拍卖会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音乐策划、剧场管理、戏剧管理、电影营销、电视节目营销、演出管理、设计艺术管理、图书市场管理、博物馆学、图书馆学、电视艺术产业、动画产业、设计产业、戏剧产业、舞蹈产业、民间艺术、文化礼仪等。
作为配套措施,他们通过省教育厅、的资助经费,以及自筹经费专门用于专业的设备建设,多年来投入了近几百万元,建成了电子媒体教室与工作室、视频教学工作室和音频工作室等,用这些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音像制作和编辑系统来为教学服务。近期,一级学院又集中投入200万元,建设具有目前山东省内最高水平的媒体制作系统,主要对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教学与实习,同时可以制作优质的电视艺术产品。此外,他们近年来还为该专业自筹资金20余万元,设立了教材出版基金,对该专业教师撰写的12部教材给予资助出版。
2、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也具有着自己的特色,他们确立了“以艺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分配为目的”的办学思路。在课程体系上力求实用性,着重强调实践性,据他们介绍,其实践课程占总课程一半以上,从二年级起就开始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全国一流文化产业单位实习,将书本知识和社会文化产业实际演练紧密结合,为将来的成功就业做了扎实的铺垫。几年来,许多学生就是凭借出色的学业功底和实际能力的出色表现在实习过程中被用人单位看中,有不少人未毕业用人单位就与之有了签约意向。
由于他们灵活的办学思路,其具体的课程设置一直在动态调整之中。不过从总的架构上看,主要以英语、计算机、写作为基础;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艺术学理论为专业基础;艺术编辑与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艺术中介为专业方向。
设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种类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写作以及学院共同课,在众多共同课中突出外语、计算机、写作和哲学。
专业基础课包括两大类基础,一类是艺术门类基础,另一类是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它包括:艺术门类基础(音乐学基础、音乐技能、美术、戏剧影视等基础知识),管理学方面知识(共开20门,其中10门为必修课,10门为选修课)
专业课程包括音乐编辑与发行、影视制片与发行、公共艺术事业管理、艺术企业、艺术中介及信息服务。同时,为了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文化市场、了解社会需求,每周聘请电视台、广播电台、演出公司、报刊等部门和单位的杰出人士进行讲座。
他们将之简称为特色办学“1+2+3” 模式—— “1”是指学生要掌握一套具有艺术实践特质的管理学系统理论知识;“2”是指学生要掌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中两个以上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3”是在校期间每个学生都要有三个以上项目策划的成功经历或经验。
在此次考察的几所院校中,他们的硬件投入是最大的,据他们称,他们几年来基本上不发教师福利,全部用于硬件设备的投入,目前已经购进并且运行着了几百万的机器设备:数字视频实践工作室、艺术信息工作室、艺术商务工作室陆续建成,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够自己印制商务宣传海报、策划大型演出活动等。他们还专门聘请了曾在中央电视台任编导的资深电视人作为该专业的主科指导教师,讲授电视节目的策划、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专业知识。[7]
他们和山艺一样,也重视“成果”,但是他们重视的不是教师的学术成果,而是学生的成果。校内的众多成果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了坚实桥梁。据他们称,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单位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文化公司和传媒机构。艺术管理系首届毕业生在就业中创“三高”,即:就业率高、考研率高、就业单位质量高。
结语:仍然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课程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
我们这些普通艺术院校,在生源上是无法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原文化部直属院校相比的。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如果加大艺术特长在高考录取的权重,招进来的学生其文化分就相应会低一些;而如果加大文化分在高考录取的权重,招进来的学生其艺术特长就优惠相应缺乏一些。至于那些文化分又高,又有优秀艺术特长的学生,则不会来我们这些普通艺术院校。最优的理想状态是难以实现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在不利的现实状态寻找实现次优的策略。我们的一切改革,都必须面对并且围绕这这一现实,否则就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