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十五讲 第六讲门德尔松和肖邦(上)
门德尔松只比肖邦大一岁,却比肖邦早死两年。他们一个活了38岁,一个活了39岁,掐头去尾,把命几乎找齐:都是天才短命。可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比较他们两人,可以看出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同风格的存在,构成那个时期多么丰富的内容。虽然,他们一个主要生活在德国,一个主要生活在法国,所创作的内容、题材,风格、性格是那样不同,却表现出几乎相近的艺术品质和气质,为那个时期柔弱的极至,和激进的李斯特、柏辽兹呈浪漫派坐标的两极。
由于舒曼曾经着文对肖邦有过那段着名的评价:说沙皇"如果知道肖邦的作品里面,就在最简单的波兰农民的玛祖卡舞曲的旋律里面,都有他可怕的敌人威胁着他,他一定会禁止肖邦的音乐在他统治的区域里演出。肖邦的作品好比一门门隐藏在花丛里面的大炮";也由于肖邦离开波兰时带走家乡的泥土的那个"银杯"的象征物,和他临终前要把自己的心脏埋在祖国的传说;肖邦一直被音乐史认为是一个思想性很强的音乐家。其实,就其音乐本质而言,肖邦和门德尔松是很相似的,相似的并不仅仅都是短命。
爱国,并不是人体绘画一样仅仅涂抹在音乐家身上耀眼的涂料,以此断定音乐家的明暗与高低。应该说,他们两人都是爱国的,他们的区别在于肖邦从弱小民族中流落到异国他乡,其爱国带有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悲郁。门德尔松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并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他的爱国表现在对本土音乐的挖掘上,他对巴赫作品的重见天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今日我们就来先看门德尔松(F.Mendelssolln,1809-1847)。这是一位在音乐史上少有的幸运儿。母亲有艺术修养,父亲有钱(他的父亲是一个大银行家,家缠万贯是可想而知的了).该有的都有了,又加上他还有一个懂音乐的姐姐,他自己自幼聪慧,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上帝把天上所有的阳光都洒在了他的身上,他怎么能够不灿烂?
我们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了: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父亲开始为他聘请柏林最好的文学、音乐、美术老师,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家教,让他全面提高艺术素养;7岁,随父亲赴巴黎专门拜师学琴;9岁,公开演奏钢琴曲;10岁,自己开始作曲;12岁,在图书馆里发现被埋没了80年之久的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让母亲替他把曲谱全部抄回;14岁,父亲特意为他建立自家私人管弦乐团让他当指挥(在众多音乐家中,大概只有格林卡能够和他相比,也一样拥有自己私家乐队供自己指挥练手);16岁,父亲带他再赴巴黎,拜会当时的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和梅耶贝尔等几乎所有的名家(凯鲁比尼可没有像对待柏辽兹和李斯特一样对待他,而是热情地接待了他,)可见什么时候都一样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音乐家的权威们有的也一样是势利眼。
从门德尔松童年到少年这样的生活轨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确实是一个幸运儿,他在家庭中得到了高贵的艺术氛围和最好教育的硬件,同时也可以看出给予他最大帮助的是父亲,不仅因为他有钱,还在他陪伴着儿子四处奔波,为了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这一点意义上,很像李斯特的父亲,有着一样的对儿子的爱和身体力行的帮助,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许多人望尘莫及,也让他自己成材变得容易,天才不至于被埋没。他在15岁时就创作出了第一交响曲,17岁就创作出了《仲夏夜之梦》序曲,虽然前者还显得幼稚,带有浓重的贝多芬时代的影子,但后者让人耳目一新,那种管乐所焕发的吞云吐雾的魔力,小提琴所弥漫的如梦如幻的想像力,却是不同于贝多芬时代了。关键这是他自己的创造,他首创的独立音乐会序曲的这一崭新形式,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标志之一,这更是贝多芬时代所不具有的。在这里,古典和当代就是这样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里,体现着门德尔松自己一生这样矛盾的追求,那就是努力将对古典的缅怀和敬仰与他所面对的浪漫主义的内涵结合在一起。很显然,他第一次以崭新面目捧给这个世界的音乐,已经不是莎士比亚的那个仲夏夜了,或者说他把莎士比亚的那个仲夏夜移情别恋移植到了新的时代里,秦时明月汉时关,却辉映着新时代的芬芳,让那个仲夏夜分外迷人。
这是门德尔松一生的追求,也是门德尔松一生的局限。当然,19世纪出现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并不是那样水火不容,但是,我们知道,那时的浪漫主义内容上为了宣泄个人的感情、形式上为了创造出更多的自由与新颖,都是对古典的一种反叛,以至到后来甚至出现了柏辽兹和李斯特那样的过激的行动,来加大这种反叛的力度。作为性格平和并对古典主义一直持有感情的门德尔松,当然对柏辽兹和李斯特特别是柏辽兹不屑一顾,这是可想而知的了。门德尔松企图寻找一条折中的中间道路,让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握手言欢。但是,在一个旋风般狂飙四起的浪漫主义时代里,门德尔松这种"保守疗法"能够行得通吗?由于门德尔松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他音乐旗帜上大字写明的是巴赫的名字,他在音乐形式上走的老路是可想而知的。在音乐史上,关于这方面他受到的批评比比皆是。格劳特等人,批评他:"门德尔松的和声很少有舒伯特那样令人惊喜的意外之笔,他的旋律、节奏和曲式也没有多少出人意外的地方。"旧J朗多米尔在他的《西方音乐史》中更是激烈地批评道:"他的'模仿'的轻率,他随便地模仿着巴赫和亨德尔。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偏爱一些肤浅的感情表达,他滥用旋律的形式;他的发展部分过于冗长。"
不能说这些批评是没有道理的,门德尔松自己很清楚自己走的是什么样的路,他始终都并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的音乐家,而且一再和浪漫派的音乐家划清界限。他十分反感一些浪漫派音乐家,最反感的莫过于柏辽兹了,他在听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后整整两天无法工作,他当然看不起柏辽兹这样的音乐形式的创新。他在音乐的形式创新方面没有给音乐史上留下太多的印象。
我们再来看看思想内容方面。
在前面,我们列过一个门德尔松童年和少年的时间表,虽然只短短十几年,但已经是他短促人生的一半。下面,我们再列一个他后半生的时间表:20岁,挖掘出并指挥首演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这一年开始访问英国(以后他曾经前后十次访问英国);21岁,访问苏格兰和意大利,完成《芬格尔山洞》序曲;22岁,访问法国,在巴黎和李斯特相识;23岁,和肖邦相会;24岁.创作《意大利交响曲》,担任杜塞尔多夫市乐队指挥;26岁,担任莱比锡着名的格万豪斯音乐会指挥;27岁,获得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30岁,举办伦敦音乐会;32岁,获得普鲁士宫廷"音乐总指挥"头衔;33岁,创作《苏格兰交响曲》;34岁,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这是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36岁,创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38岁,逝世。
当然,这中间还应该包括他和一位牧师的女儿结婚,美满的婚姻,风平浪静的家庭生活。总之,无论是前半生还是后半生,一生虽短暂,却是春风得意,没有什么波折,有的却尽是旁人羡慕的辉煌成功,一路顺风顺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肖邦颠沛流离的生活无法同日而语,同肖邦撕心裂肺的爱情生活更是无法相比。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生活经历往往是创作宝贵的财富,命运的不公,在艺术的创作里却能够得到悠远的回报,仅仅衣食无忧是不够的。
门德尔松的生活经历注定了他作品的内容单薄:在他的音乐里面,和那个时代的冲突基本看不到,看到只是美丽的风景,你能够感受到从他的音乐里吹过来的习习的清风,却无法感到那时的腥风苦雨;他音乐里面个人情感因素也是虚弱贫血的,你能够从他的音乐里听得到抒情,但那大多是情景交融式的抒情,他的感情大多是寄托在他所观赏到的自然风景上,而不是在他心仪和心动的女人身上,更不是在真正的内心深处的波澜起伏;而上述这两点恰恰是那个浪漫主义时期最需要的。因此,听门德尔松,我们不会听出柏辽兹和李斯特盛气凌人的炽烈和傲视群雄的狂放,也不会听出肖邦刻骨铭心的深沉和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郁,我们只能听出门德尔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优美、高贵和和谐,而这一切正是古典主义所具有的品质,在浪漫主义时期,这一切显得和那个时代不那么协调。在那个时代里,门德尔松走的是一条回头的路,醉心的是上个世纪古城墙上斑驳苍绿的苔痕,他的声音并不全部是荡漾在这个时代的上空,而大多飘散在以往岁月的回声里。
朗格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门德尔松想调和古典形式和浪漫主义内容的计划从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虽然他那奇妙的圆滑而流畅的笔法写任何类型的结构,不论是赋格或交响乐都写得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矛盾冲突,举止稳重,使得这种十分精巧而文雅的音乐只可能是古典主义的了。"因此,后世有人激烈地批评门德尔松最有名的《仲夏夜之梦》是伪浪漫主义,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这种批评过激而有失公允,但说门德尔松确实如一个骑士骑在一匹识途的老马上或瘦驴上,习惯而情不自禁地退回到古典主义的老路上了,是准确的。
也许,我们这样来评价门德尔松有些苛刻,因为门德尔松毕竟是浪漫派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毕竟和贝多芬时代的古典音乐不尽相同,重回过去的古典岁月只是他一个猴子捞月亮的梦。但是,身处在那个时代,他逃脱不了那个时代,他的衣襟便不可.避免地要被那个时代飞溅起的浪花打湿。门德尔松和浪漫派最密切的因缘有血缘的关系,便是体现在他的音乐深深地打上了文学的烙印。在这一点上,他和柏辽兹、李斯特、肖邦一样,那个时代的文学强大的力量如飓风将他们一起裹挟而与风共舞。不要说他最富于盛名的《仲夏夜之梦》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他从小就和大诗人歌德有过密切的接触,歌德的文学思想和修养渗进他的心田,他还曾经根据歌德的诗创作出音乐会序曲《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况且,优美也是一种浪漫派音乐不能缺少的品质。优美,到什么时候也不并惹人讨厌,不能说是门德尔松的缺点。浪漫主义的音乐里,有柏辽兹和李斯特的狂放不羁,有肖邦的沉郁迷情,再多一份门德尔松的优美,哪怕是单薄一些的优美,没什么坏处,只会让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起码为那个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镶上一层优美雅致的金边。而且,门德尔松音乐中的优美确实有着无比动人的魅力,特别是听他的《仲夏夜之梦》、《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还有他的《无言歌》、《威尼斯船歌》等钢琴小品,都会让你百听不厌。
在这些乐曲中,我特别喜欢并愿意向大家推荐的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它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上几首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常常在音乐会上演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被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因此,买有门德尔松这首协奏曲的唱盘常常可以和另三位音乐家中的一位重逢),世界几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家都曾经染指过它。同辉煌深沉的贝多芬的D大调、华丽沉稳而有节制的热情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细腻而炫技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相比,门德尔松的甜美宜人、清新动人、流畅委婉如一条清浅却明澈的小溪,是一耳就能够分辨出来的,即使到现在也不过时。优美的东西总是动人的,就如漂亮的姑娘和漂亮的鲜花,什么时候都是点缀这个世界的最需要的笑容。我们干吗要反对点缀呢?任何一个时代,需要宽阔而巍峨的中央广场上旗子林立一样醒目的突出,也需要街心花园鲜花草坪一样优美的点缀。
这是门德尔松去世之前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两年之后他就去世了),和他年轻时最初的重要作品《仲夏夜之梦》遥相呼应,想想,真像是巧合似的,让门德尔松短促的人生有了如此美好的开头和结尾。杰拉尔德?亚伯拉罕在他的《牛津音乐简史》中有这样一小段对这首协奏曲的解释,可以作为我们欣赏它的入门向导:"一直十分流行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典型的门德尔松:手法巧妙,有个令人愉快、效果惊人的第一乐章,技巧高超的经过句,感伤的慢乐章和早期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似的魔术仙境与俗套交替进行的终乐章。"可以说,这也是对门德尔松一生的总结,包括他的生活经历和音乐品格,他就是这样完成了他自己的开头乐章和终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