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十五讲 第三讲莫扎特和贝多芬(上)
先从海顿(F.J.Haydn,1732--1809)谈起。因为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时期,海顿是一个过渡的关键人物。
1750年,亦即巴赫去世的那一年,海顿18岁,写出了他第一部作品《F大调短小弥撒曲》。而莫扎特去世和贝多芬出世的时候,长寿的海顿都还活在世上,他一脚横跨两条河流,理所当然地衔接起了巴洛克和古典主义两个时期。
在海顿与莫扎特、贝多芬共同生活的18世纪下半叶,正处于欧洲巨大变革的前夜,没落的封建专制正在被废除,新生的资本主义正在兴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人权宣言的威力,启蒙运动的深入人心,一大批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思想家的风起云涌,搅动得时代翻天覆地地变化,使得音乐艺术在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与巴洛克时期决然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以宗教音乐进一步的世俗化,音乐离开宫廷,离开教堂,到民间去,到自然中去为标志的。音乐开始去到酒馆去到旅店去到市民的家庭里,成为普通百姓放纵情感与思想尽情同那个时代狂欢的最好方式。"此时音乐的作用不再像是巴洛克时期那样去教育去感动听众,而更多的是愉悦。"据说,那时在威尼斯这样的城市里,如果看到有两个人边走边交谈,都像是在唱歌,而且是用二重唱的方式。
如果从音乐形式的发展脉络来看,文艺复兴时期以帕勒斯特里那为代表的声乐艺术占据了主要地位,到了巴洛克时期经过巴赫的努力,器乐已经和声乐平分秋色。那么,到了新的时期,也就是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时期,器乐发展到了历史最重要的阶段,它对于那个时代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器乐的新的品种--交响乐。
当然,这是经过了北德乐派(指当时活动于德国柏林的音乐家,代表人物有巴赫的二儿子)和曼海姆乐派(指当时活动于德国西南部曼海姆地区的音乐家,其中包括来自波西米亚的音乐家),一直到海顿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当时维也纳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音乐的中心也转移到了这里,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三派的共同努力,才结出的丰硕果实。交响乐(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一起发声"。交响乐便是管弦乐乐队一起演奏的新的样式。无可争议的是,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先驱,正是他的探索和努力,使得古典奏鸣曲和交响曲套曲的形式逐渐完整完美,充实着它的曲式、结构,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了交响乐的基本规范程式,即: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第二乐章为慢板的抒情性的三部曲或变奏曲,第三乐章为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速的回旋曲或奏鸣曲。交响乐成为了横亘几个世纪绵延至今长盛不衰的音乐形式,成为了如今音乐会上的必备节目,也成为了我们缅怀仰望古典音乐时期最为辉煌的顶梁柱。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是不为过的。
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在音乐旋律上和上一代的巴赫、在歌剧创作上和上一代的格鲁克的关系,也可以看出贝多芬与亨德尔的某种渊源。但是,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中与海顿的共同的血缘关系,是一目了然的。可以说,没有海顿就没有贝多芬的交响乐,22岁的贝多芬正是由于海顿的赏识并听从了海顿的劝告,才乘车走了一个星期,从故乡波恩跋涉了500英里来到维也纳,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已经囊中羞涩,但他还是花了所剩无几的可怜的25格罗申给海顿买了一杯咖啡,以简单的形式和虔诚的心情拜海顿为师。尽管贝多芬也敬重巴赫和莫扎特,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他的老师;尽管耿直倔强的贝多芬和温驯的海顿脾气秉性不同,导致后来贝多芬和海顿争执而拂袖而去;他还是承认自己一直受业于海顿,他的第二交响乐可以明显看出海顿的痕迹。莫扎特就更不用说了,他干脆称海顿是自己的爸爸,极其虔诚地把自己的弦乐四重奏献给了海顿。
因此,我们可以说,交响乐是经过海顿的奠基而由莫扎特和贝多芬尤其是贝多芬最后得以完成,是他们两代三人的共同努力,使交响乐成为了古典主义音乐的旗帜,用划时代的音乐新形式辉映着并呼应着18世纪后半叶那个变革时代的汹涌的浪潮和粗犷的呼吸。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说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和贝多芬(L.V.Beethoven,177卜1827)。在这里,主要说的是他们的交响乐。
说起莫扎特,就不能不说到他早年的聪慧和婚后的拮据。没错,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莫扎特更具有天才的能力了。他3岁就开始弹奏钢琴,4岁就能够写钢琴协奏曲,5岁开始公开演出,9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仅仅在少年时期就有16部交响乐问世......当然,还应该提及莫扎特6岁时在维也纳的百泉宫里摔倒,被7岁的玛丽公主扶起,他对这位后来成为法国路易十六之妻的小公主说的话首先不是感谢,而是口气颇大命令一般的言辞:"你真好,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娶你!"所有这些无不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莫扎特生活的窘迫,似乎从来就没有缓解过。婚后9年,他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这9年中,他搬了12次家,有6年是妻子生养孩子或产后休养,一直处于负债累累的状态,而且由于他的妻子的大手大脚使得艰辛的日子雪上加霜,以至到了冬天连买烤火的炭钱都没有,饥寒交迫之中只好抱着带病的妻子围着空壁炉跳舞取暖。
或许,以上可以作为关于莫扎特的一幅生动的画像,如果再加上莫扎特独有的处变不惊、一贯乐天、自尊自爱、自由放纵的表情,画像就更生动清晰了。如此贫寒又如此乐观,莫扎特就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说他:"所有心理功能都好像十分平衡;他的灵魂充满情感却又能很好地自我控制;他的心灵十分镇定,情绪稳健......
这种心理上的平衡在天生充满感情的人当中实属罕见,因为所谓激情就是指感情过度。莫扎特什么感情都有,但他没有激情--他有的其实是极端的高傲和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有天才。"莫扎特就是以这样独一无二的心理平衡能力,平衡着自己并不如意的生活和他高傲如日中天的音乐,他在那不如意的生活中体现着一颗不屈心灵的高贵和高傲,他在他如意的音乐中表达着精神的理想与寄托。
莫扎特为我们留下的音乐作品实在浩繁得和他35年短促的一生不成比例,其数量之多可以说在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仅交响乐就有48部,歌剧20部,钢琴协奏曲27部,其他还有弥撒曲、奏鸣曲和各种重奏曲,以及最后未来得及完成的重要作品《安魂曲》。应该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后宫诱逃》是他的极重要的作品,但我们还是暂时把它们放在一旁,删繁就简,集中精力,主要先说说莫扎特的交响乐。在莫扎特留存下的48部交响乐中,我们主要说说他在1788年夏天最后完成的三部交响乐,这便是降E大调第39交响乐、G小调第40交响乐、C大调第41朱庇特交响乐。
这三部交响乐,莫扎特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一挥而就。他确实是一个天才,音符与旋律就好像是揣在他衣袋里,随时都可以尽情抛洒。3年后,他就撒手西归了。他死之前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正是他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刻,因此,可以说这三部交响乐是他人生最后喷突出的精华,是他生命的杜鹃啼血之作。当时,为了能够尽快挣得一点现金以解燃眉之急,他才以如此快的速度写完,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卖给了出版商,但是直到他死后这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才得以出版。
这确实是三部最为重要的作品,英国研究莫扎特的学者从交响乐纯粹的调式意义上这样认为:"莫扎特为他最后的三部作品所选择的调性在他的音乐里具有强烈的相关意义:正如我们多次所见,C大调与典礼仪式有关,常具有军乐性质,有小号和鼓参与;降E大调具有抒情的暖意和富丽的音响,有时还透出一定的高贵隆重的气息;G小调与所有小调一样,能产生急切感、戏剧效应,或许还有悲怆之情。"以这样有益的提示来听这三部交响乐,也许,是我们走进莫扎特的一条平坦之路。
我们先来听降E大调第39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号角般的富丽堂皇的音乐开始了第一乐章,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雍容华贵地落在了高音的木管乐上,优雅的小提琴出场了,的确有那么一点高贵隆重。第二乐章行板的质朴中流溢出的典雅,抒情性很强的弦乐,吟唱般显得格外韵味悠长。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充分体现着舞曲欢快的性质,那样健康,阳光灿烂,泥土芬芳。一般人们都认为这部交响乐最像海顿,但细听之后,我们会觉得它比海顿要机敏,那种舞曲流淌出的诗情画意,是莫扎特独有的。G小调第40交响乐,确实有一种悲怨的调子,写这部交响乐的时候,莫扎特正住在远离维也纳市中心的郊外,经济紧张。境遇悲惨,心境郁闷。不过,莫扎特音乐的悲怨不是那种落木萧萧的凄凉,只是有些如怨如诉,细雨淅沥。即使是悲怨,也让莫扎特化为了一种异样的美,犹如落叶飘零在枝头迎风摇曳却迟迟不落的样子,雨水在上面淋漓,那样楚楚动人。在这部交响乐中,莫扎特没有用小号、定音鼓之类的乐器,而只用了弦乐、木管乐,加上柔和的法国号,那种温柔就如轻纱拂面一般。木管听起来那样的明亮,第一乐章中弦乐有时有些急促,没有了弦乐的缠绵,仿佛铜管乐的效果,显得有些硬朗,就像他妻子的小拳头爱意绵绵的敲打。直到第二乐章,细雨初歇,明月绽露,弦乐才又恢复了雨后空气所弥散的清新,莫扎特特有的歌唱性和抒情性一下子如同温柔的手掌伸出来重新把你揽在怀中。
C大调第41"朱庇特交响乐",被称为莫扎特交响乐的里程碑,那种气势恢弘变化多端,在莫扎特的音乐里确实是少有的。小号和鼓响起蓝天般的晴朗和高远寥廓,巴松和长笛奏出晚霞柔美的色调和飘曳的情绪,小提琴穿梭在它们之间,宛若高飞云天之上的大雁, 翅膀上闪烁着天光云影,游弋出蜿蜒的线条,有那样一种凄楚之美。最后一个乐章,小号、法国号和定音鼓齐上,一股英雄蓬勃之气氤氲蒸腾,特别地壮观,光彩夺目,那种"小号、法国号和定音鼓的号角花彩给予'朱庇特'一个配称的雄伟结局,也是为莫扎特的交响乐作品做了总结。
这个乐章确实像在诉说最后的话语:悲伤得使我们永远也无法猜测莫扎特本来还会继续走向何方,美满得使我们不能想像他还能创作任何超越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