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历史 汉魏文人乐府
西汉时期即有些文人仿照乐府民歌的体制形式进行诗歌创作,但当时这样的作品并不多。到了东汉,利用乐府民歌体制形式写诗的文人便逐渐地多起来,形成了一股风气,作品也日益增多。
东汉时期,文人乐府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班婕妤的《怨歌行》,马援的《武溪深行》;东平王苍的《武德歌舞》;傅毅的《冉冉孤生行》,张衡的《同声歌》;辛延年的《羽林郎》;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繁钦的《定情诗》和诸葛亮的《梁甫吟》等。
这些诗或感事而发,或因事而作,内容各异,蔡邕的《饮马长歌窟行》写道: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首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妻子想念远方丈夫的种种思绪和情感。丈夫很久没有回家了,我这个满怀离绪的妻子,看到河边的草发青了,青草沿着河堤延伸得很远很远,这更使我想起河坝上那条通向天涯的道路,想起踏着这条道路远去的心上人。昨夜我梦见了他,梦见他在我的身旁,但当梦醒时,残酷的现实告诉我。
我们仍天各一方。枯萎的桑树仍然可以感到无风的吹拂,从不结冰的海水仍然可以察觉天气的寒冷。远方归来的人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丈大的消息。恍惚中似乎有人送来一对鲤鱼,里面藏着丈夫的书信,长跪拜读,却使我大失所望,他只告诉我多进饭食,注意健康,并表示对我的深切思念,他仍然归家无期。
辛延年的《羽林郎》,描写了官宦的家奴冯子都,倚仗主人的权势,“调笑”一酒家女子的事,惜以讽刺和揭露东汉社会中像冯子都那样的人物。
诗中对酒家女子胡姬的身分、穿着及其服饰,竭力加以渲染,以此表明她并非一个平凡的女子。作者还用铺叙的笔法,描写了冯子都调戏胡姬的拙劣表演。冯子都向胡姬百献殷勤,妄想用吃喝来诱惑她,又企图用送给她贵重的青铜镜、红罗据来打动她的心。然而,胡姬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毫不动摇,最后取得了一场反抗强暴的胜利。
《饮马长城窟行》,刻画出一个反抗强暴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胡姬的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受压迫被侮辱的妇女反抗黑暗势力的典型。胡姬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妇女传统的高尚美德,同时与那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东汉文人乐府诗,或情思之所感,或忧愁怨怒之所发,袭用了民歌的形式特点,诗歌多为五言体,但内容上缺乏个性,反映人民大众现实社会生活的诗也不多。
魏乐府是文人乐府的全盛时期。此时期社会动荡,群雄混战,兵连祸结,贼臣误国,一些文人和富于进取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诗言志,反映社会动乱及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鞭挞那些忘怀国家,只是追求自身享乐的人;也有些诗,以男女相恋和离别为题付,表明自己的人生观。
曹操是一政治家与军事家,然而他却“雅爱诗章”,“登高必赋”;他又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和行家,往往是“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并且立即把这些新编乐章支给倡优们演唱,常常是“日以达夕”,乐在其中。他的魏乐府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拽。淮南弟称号,刻玺予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可是,这大好形势,却被袁绍等野心家给破坏了。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为幌子,行争霸称孤之实,给予无情的揭露,井对以此造成的战乱,予以严厉的抨击。诗的结尾描绘出因战争而造成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连年战乱,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人民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诗人发出了“念之断人肠”的呼喊。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曹操有部分作品是表现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的,具有浓厚的悲歌慷慨的情调。如《短歌行》就抒发了他对时光易逝而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表现他为完成统一事业而思贤若渴的心情,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竿。我有嘉宾,鼓瑟吹星。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趋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的一开头,诗人就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从表面上看,似乎曹操提出了一个“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主题,甚至因此被后世许多悲壮之土引为口实,而实际上刚好相反,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应及时努力的思想。接着他通过借古以讽的手法,宛转而清晰地吐露了自己深挚的情意,写他求贤才不得时的日夜思慕和求贤才既得后的竭诚欢迎。写他因求贤才不得而忧从中来;又因贤才远道来归附自己而喜不自胜。最后,诗人融情入景,借景托志,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忱,希望能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曹操的《短歌行》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充分地显示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格。
曹操处于战乱之世,他始终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并保持着旺盛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得到了最为完美和充分的体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这首诗时,曹操已经53岁。成诗之前,曹操北征,虽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障碍。曹操一面为新的胜利听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曹操在诗中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表达了不信天命、重视人力的积极见解,从而在如何对待人生的问题上奏出了那个时代最为高亢激越的乐章。
诗中以神龟、腾蛇作比,说明世上的生物,无不经历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的过程。人寿有限,年华易逝。千里马囵衰老而蹲伏在马棚里,但它形衰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人到老年更应奋进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如能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人之所以追求生命的长久,并非苟延性命,而是希望在晚年于出一番事业来。
诗人明知人的寿命有期限,任何英雄人物也难于避免,但他并不因此而颓丧,相反却主张老当益壮,坚持理想。全诗在悲凉深沉的感慨中,流露出诗人不甘衰老、积极奋发的精神。
曹操的诗,不但具有沉郁直朴、苍莽悲凉的风格,还具有直抒胸臆、博大雄伟的特点。《观沧海》就是他后来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重点写茫茫沧海,洪波涌起,吞吐日月的景象,借景咏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平顺、自描的手法,写登山所见的眼前景物: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荡漾;海边山岛竦立,树木繁茂。在人们眼前呈现出一幅静中有动,生机勃发的画面。浩淼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大有吞没一切之势。旭日被海浪抛出地面,明月被海涛抛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使人感到大海是何等的宏伟、壮阔,日月星辰好像都在你的胸中运行,你简直可以包容一切。
《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志在容纳,以海自比,寄托着诗人那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曹操的诗与一般文人雅士的诗皆然不同。他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文学上表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他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特别是四言诗自《诗经》以后己渐趋衰落,极少佳作。而曹操的四言诗却构恩独特,表达巧妙,写得非常成功,以至千百年来能够传诵不衰。
曹操的次子曹丕也是魏乐府文人中较有影响的代表人之一。他用乐府古题写的乐府诗几乎占了他的诗歌的一半,多以男女相恋和离别为题材,其代表作有《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搭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中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诗的一开头,作者用浓墨重彩画出了一幅秋色图:风声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落,白露为霜。知道节令的群燕和大雁都在思念自己的故上,纷纷向温暖的南方飞翔。面对此情此景,寄中的这位女子愈思念客居在外的丈夫。思念心切,为之断肠。接着诗中的主人公揣度到,远方的丈夫也一定很想念自己,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什么不速速归来呢?丈夫长期在外,她独守空房,忧伤接连而来,绵绵不断。尽管这样,出于对丈夫的无限爱恋和忠贞,她仍然不敢忘怀自己的丈夫。悲伤中只得借琴消愁,结果是借琴消愁更加愁。诗的结尾以赋寓比,天上的牵牛织女两星,只能遥遥相望,地上的我何尝不是如此!
这首诗用细腻委婉的笔触和明媚清丽的语言,叙写了一位女子对大夫的深沉思念。感情真实纯正,缠绵悱恻,表现了作者对这类妇女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先秦和西汉时期,还没有发现较为完整的七言诗。东汉张衡写的《四愁寺》,全诗基本上是七言,但其中有囚句带有“兮”字,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七言寺。七言诗从曹丕开始,中经南北朝时期的鲍照,最后到盛唐时期的李、杜诸位诗人,方蔚为大观,成了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由此可知,曹丕的这首诗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魏文人乐府中的另一位骄子是曹植。曹植自幼即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极有天赋,为曹操所喜爱,曾想立他为太子。后因他行无节制,无所拘束又纵酒过度,曹操才改变了主意。由于曹植生活前后期的处境不同,在诗歌上表现出的情调也不同。前朗作品,多数是抒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之作,如《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借昔秉良弓,苦夫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蹂,俯身散马啼。狡放过猴猿,勇剽若豹猁。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西北是古来多事之地,不断遭到侵犯者的骚扰和破坏,以致酿成巨大的战祸。在西北战事又起,边陲紧急的形势下,来自于英雄之乡、幽并之地,自幼离家,久经战阵,武艺精深的“游侠儿”再一次挺身而出。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决心割断父母妻子之爱,投身于锋刃之中,捐躯为国,视死如归。
诗人细致地雕塑了“游侠儿”这个人物形象,从而体现了他对壮烈事业和英雄战斗生活的憧憬。
曹植早期作品中最有现实意义的是《送应氏诗》二首,描写了洛阳遭劫后的残破现象,其中一首写道。
步发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者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寺人登上北邙山坡,举目眺望,洛阳四周的群山历历可辨。经营百许年的帝室皇都洛阳,被董卓一炬焚毁殆尽。废墟上残剩着几堵断垣危墙,荆丛杂树遍地生长,一直蔓延到天的尽头。往昔那些年长的故知旧识,都已经死去,见到的尽是一些后生年少。甚至郊外也到处是杂草丛生,竟然找不到一条可走的小道。只好拨开草丛侧身前行。久不归的游子,连家乡的阡与陌都不认识了。洛阳如此,城外也是一样的寂寞凄凉,荒无人烟。家乡已经变得不可居了,一想到此,竟使他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诗人以沉痛的心情,描写了董卓挟汉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悉烧宫庙、官府、届家、200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的荒凉景象。反映了民生调弊、满目凄凉的社会现象,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一幅具体生动的历史画卷。面对灾难深重的现实,诗人不作冷眼旁观,而是充满着澈情。对于世乱时艰,对于人民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漂泊无常,莫不表示深切的关注,发出深沉的慨叹,一种勃郁之气,悲凉之感流注全篇,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曹植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特别是在曹丕、曹睿执政时期,多次被改封。他在流离转徒中,对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后期的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进了一步。如《泰山梁甫行》和《门有万里客行》。
《泰山梁甫行》雕塑了一群衣衫褴楼、“寄身草野”的边海人民的苦难形象。在三国分立的时候,广大劳动人民既受战火的摧残,田舍丘墟;又要遭受封建统治者的重压,过着栖宿草野、无衣无食的悲修生活。作者把这种战乱社会里劳动人民所受到的痛苦情况,通过艺术形象在诗中给予了反映。作者从各地区差异的、不调合的自然现象说起,引出边海民众生活的惨状,以深沉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沉痛动人的画面。《门有万里客行》描写人们流离漂泊的痛苦,也象征着诗人的生活遭遇。在汉未,北方人民为了避免在军阀混战中被屠杀,纷纷逃亡求生。
造成了民散田荒的现象。三国鼎立后,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而曹植当时饱受转徙之苦,不免触景兴怀,于是他就抓住了这些现实生活作为描写的题材,运用艺术概括力,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万里客”。而“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的漂流惨状,既象征着自己,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被迫离开乡土、颠沛流离的苦况,形象而生动。
曹植为五言诗开拓了广阔的境界,推进了五言诗的发展。他的诗歌能够通过高度的艺术技巧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面貌,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正因为这样,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
魏文人乐府,除曹氏三人外,还有王桀、阮禹、陈琳、左延年等诸人,他们也写了很多乐府诗,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桀,《七哀诗》为代表作,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七哀诗》共三首,第一首又是三首中的代表作。侍中直接反映了192年董卓被谋杀后,他的部将李信、郭记等发动兵乱,攻陷长安的一段历史。诗中写道:
西方乱无象,豺虎方遭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此诗是郭记等正在长安作乱,诗人离开长安赴荆州避难,于霸陵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190年,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驱使吏民数百万人入关,焚烧洛阳宫殿、官府和民家。护送士兵抢劫奸杀,以致积尸盈路,几百里内没有人烟。当时那慌乱凄惨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但事隔两年,由于李、郭作乱,诗人又不得不离开被称为西京的长安,离开中原之地,去到那荒蛮的楚地荆州避难,这是万不得已,亲戚、朋友依依不舍地为其送别。途中所见,到处是白骨,饥妇不得不忍痛丢弃自己的骨肉,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兵连祸结迫使人们失去了天性,母子都不能相顾了。对于此作者又能怎样呢?只能是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当诗人行至霸陵,回望长安时,不禁感慨万千!霸陵是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长安东郊,是长安通往荆州的必由之路。文帝是西汉的中兴之主,在西汉的历史上曾有“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回过头来,看看长安的兵乱现状,像文帝那样的贤明君主在哪里?又哪里能看到“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呢?《下泉》诗的作者忧思得到明王贤相,人民当然也希望得到圣君贤相,但从长安的现状看来,从哪里能够得到贤明的君主以兴太平呢?只有伤心哀叹,肝肠摧裂罢了!
诗人对李、郭作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无辜进行了鞭挞,时人民群众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井希望出现像文帝那样的明君来治理破碎的国家,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昔,诗人写此诗时,年仅17岁,但诗的内涵却根深,艺术表现力也相当高,是乐府诗的名篇之一。
魏文人乐府诗中,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也是名篇佳作。
陈琳以书檄表章见长,他智为袁绍草檄骂曹操,给曹操的印象颇深。又有曹操苦于头风病发,卧读陈琳书檄,翕然而愈的事。但是,对后代有着更为深远影响的,还是他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理,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域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奠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全诗以放马使饮长城下山石间的泉水开始,借马说人,衬托出役夫难以忍受边地之苦。牲口比人耐冷,尚且因水寒而伤骨,人就可想而知了。真可谓“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役夫不能忍受苦役,只好前去对督工的长城吏提出请求说,千万别再留难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了,让我们早些回家吧!长城吏却回答到,官府工程自有规定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快干活,别再提什么回家了。役夫面对无情的现实,尽管已不再抱有幻想,但憋在心里的话,还得说出来:我们宁愿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也不愿再修这长城了。长城工程浩大,这劳役遥遥无期。修长城的壮丁越多,拆散的家庭也越多。役夫在无奈中,只好寄书家中的妻子,告诉她趁年纪尚轻去重新嫁人,不要再家等待他回去团聚了,并要好好地侍奉新的公婆,只要能时常地想念着他,他就感到心满意足了。妻子的回答却是责备他在书信中不该说什么让她改嫁那样粗鄙不堪的话。这是诗中第一次夫妻间的书信往复。丈夫给妻子第二次寄信,说明他处于祸难之中,自身尚且难保,为什么还要拖累你呢?你如果生了男孩不要去养活。
生了女孩要粕心喂养,因为男孜即使养大,也会像我这样,必死于徭役无疑,那又有什么用呢,只能徒耗精力感情,妻子再一次作答时,没有责备自己的丈夫,只是表示,自从我长成人嫁给你后,总是时刻有你在我的心中,我对你的归还也不再抱有幻想,你既然难以存活,我也决心以一死殉情。
这是一首反映修筑长城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歌。
是一首叙事夺而且叙事多由人物对话组成,纯用客观叙事,作者不加议论,这保持了汉乐府的特色,在当时文人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汉乐府常用长短句形式,文人一般只写四言、五言或七言,而此诗正用长短句。所以,评论家们都称它可与汉人乐府竟爽,以一技独秀出现于当时的诗坛,如孤鹤唳空,翩堪凌霄,声闻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