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社会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而濒于崩溃,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受到一些倾向于政治革新的诸侯和士大夫们的重视。
民间俗乐首先是郑、卫、宋、齐等封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繁荣起来的,所以后来士大夫们就用"郑卫之音"或"郑声"来作为俗乐的代称。
俗乐中以民歌和民间歌舞为最重要,从现存《诗经》所集的十五国风,可以大体看到当时民歌的丰富多采。内容方面除一般劳动歌曲、爱情歌曲外、有倾诉农民痛苦生活的,如《七月》;有诅咒封建强迫婚姻制度的,如召南《行露》;也有揭露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讽刺歌曲,如魏风《代檀》等等。
歌词大都是四言体,也有长短句或楚骚体的,音乐多采用分节歌形式,在屈原整理或仿作的民间歌舞《九歌》和《离骚》中,还有"少歌"和"乱"等结构名称。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说明当时的大型音乐作品在结构上已有新的发展。
所谓郑卫之音是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与宫庭雅乐的"和平静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受到一些开明政治家的重视,当时如魏文侯、梁惠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等都很注意利用俗乐。对此,当时在思想家中也有很大的争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竭力主张维护旧的礼乐,认为俗乐淫放,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反对统治者搞任何音乐活动,说这是劳民伤财的事。由于他们的意见都不符合新兴统治者的意愿,所以都末得到采纳。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出现了不少着名的歌手,相传秦青的歌唱有"声振林木"之势,韩娥的歌唱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印象。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弦乐器有琴、瑟、筝、筑之分,吹乐器有管、笛、竽、笙之别,形制多种多样;编钟、编磬也日益完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全套共六十四枚,每钟能发两音,在中心音域约三个八度内能奏出完整的半音列,显示了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乐器演奏水平也有很大进展,出现了琴、瑟、筑等乐器的独奏家,如善鼓琴的师旷、伯牙;善击筑的高渐离;善鼓瑟的瓠巴等都很着名。
随着音乐的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当时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加变宫、变徵则成七声音阶,但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
"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十二管是指一组能奏出十二个不平均律半音列的律管。十二律的名称初见于《国语》,它们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所谓郑卫之音是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与宫庭雅乐的"和平静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受到一些开明政治家的重视,当时如魏文侯、梁惠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等都很注意利用俗乐。对此,当时在思想家中也有很大的争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竭力主张维护旧的礼乐,认为俗乐淫放,不利于巩
固封建统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反对统治者搞任何音乐活动,说这是劳民伤财的事。由于他们的意见都不符合新兴统治者的意愿,所以都末得到采纳。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出现了不少着名的歌手,相传秦青的歌唱有"声振林木"之势,韩娥的歌唱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印象。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弦乐器有琴、瑟、筝、筑之分,吹乐器有管、笛、竽、笙之别,形制多种多样;编钟、编磬也日益完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全套共六十四枚,每钟能发两音,在中心音域约三个八度内能奏出完整的半音列,显示了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乐器演奏水平也有很大进展,出现了琴、瑟、筑等乐器的独奏家,如善鼓琴的师旷、伯牙;善击筑的高渐离;善鼓瑟的瓠巴等都很着名。
随着音乐的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当时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加变宫、变徵则成七声音阶,但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
"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十二管是指一组能奏出十二个不平均律半音列的律管。十二律的名称初见于《国语》,它们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