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黄帝内经》和《说苑》中记载了一个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原始氏族社会的医师苗父,他“以管〈古乐器〉为席……诸扶而来者,舆〈抬〉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用竹管乐器演奏的形式,为席地而坐的患者治病。据笔者考证,这应该是我国记载的最古老的音乐治疗。
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有两段是这样表述用音乐和舞蹈来维护健康的:“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土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后段文献记载也反映出距今4000多年前,尧时的氏族公社末期,洪水为患,曾引起人们产生“筋骨瑟缩”之类的疾病,而人们则通过舞蹈来活动肢体以治疗这类疾病。
《皇帝内经》中的《五音五味篇》,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及五志(思、忧、怒、喜、恐)相对应,则阐述了五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白虎通﹒礼乐》中“调和五声以养万物”之说,体现出先秦时期,人们在音乐医疗的应用和对音乐医疗功效的认识。
汉代《史记﹒乐书》中记载有:“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
晋代阮籍在《乐论》中提到:“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听琴》中“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诗句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了他曾因忧伤政事,而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他每天听古乐《宫声》数次,心情逐渐从忧郁、沉闷转为快乐、开朗。为此,欧阳修还身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也”。
元代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在用针灸治疗悲伤过度的病人时,让一些乐手吹笛抚琴,并配以歌声,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每次都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在他撰写的《儒门事记》指出“好药者,与之笙芋”,更是提倡让病人学习器乐,通过音乐来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
清代名医吴师机不仅擅长膏药疗法,而且非常重视音乐疗法。在他的《理论骈文》写到“七情之病,看化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说的也是音乐对身心的好处所在。
以上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音乐治疗应用文献,证实了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人类历史早期,就有过开展音乐治疗的事例记载。它将会改变世人、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的认为我国没有自己的音乐治疗理论的看法。文献中出现的一些音乐治疗事例、做法和理论,为我国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它启发了国内早期音乐治疗开拓者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明了属于中国特色的针灸音乐电疗、音乐电疗、色光音乐疗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技术。
随着音乐治疗越来越多地受到国人的关注,文献资料的存在也将鼓励更多的国内音乐治疗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努力去整理、挖掘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推动我国音乐治疗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