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
音乐剧《猫》和
歌剧《托斯卡》这两部
经典作品在社会地位、
戏剧元素、
音乐元素、
舞蹈元素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从中得出: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
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
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
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而在众多的歌剧艺术作品中,普契尼的《托斯卡》则是所有歌剧中最富于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一部,也就是它自1900年罗马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本文从《猫》和《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入手,浅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和联系。
一、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子中文人墨客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20世纪初,源于欧洲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
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沉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并且,从发展过程来看,歌剧一直延续了传统与古典,成为一种典雅、高品位的代名词。虽然它早已不是仅属于皇家贵族的音乐,但也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歌剧的艺术层次决定了它的欣赏者的欣赏层次和艺术品位。然而音乐剧不是这样一种“高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向下发展的艺术,是一种
娱乐化、戏剧化、大众化、
商业化的艺术,这使得音乐剧的受众更加广泛。
同时,社会背景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歌剧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时欧洲社会的文化艺术无不效仿古希腊文化的典雅、严谨,歌剧于这个时候诞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决定了歌剧的发展方向。音乐剧虽同样源于欧洲,但发扬光大的舞台却是美国,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最善改变的地方。音乐剧这种形式不仅在感官上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冲击,同时以其娱乐化的精神和富于改变的手段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人生态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
再者,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还从人们的态度上看到,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观看时要讲究
礼仪,不能随便
鼓掌;但是看音乐剧就相对随意,而且一部音乐剧常年上演,只需提前半小时到剧院门口买张票就行了。但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崇高的,能够到这些地方去观赏音乐剧是一种荣幸。一些人认为音乐剧不能进大雅之堂,纯粹是误解,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们定的,经典是永远的
流行,歌剧也是几百年前的
流行音乐,只不过传唱多年后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经典,今天流行的音乐剧中也一定会有几百年后仍在流行的经典。
二、戏剧元素之比较
在歌剧里,主人公总保持着优雅而高贵的举止来生活,相爱和死去。在每次踏上旅途时,他们会祈祷,“主啊,我上路了!”仿佛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的旅程。但在音乐剧中,主人公与爱人告别的场景可以是杂乱的集市,甚至可以是垃圾场,他们也一定是疲惫不堪和心神憔悴。起源于巴洛克时期(约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歌剧,一直渴望成为一项伟大的艺术。它想表现人类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华,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剧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画成十恶不赦的彻彻底底的坏人,英雄们则勇敢无畏。而音乐剧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们也会犯错误,也可以失去
工作,穷困潦倒,无家可归,但是他们经历挫折之后总能得到真爱、财富和幸福。音乐剧并不追求卓越与出众,也没有野心。音乐剧赞扬民主,它赞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对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贵族们,则充满了鄙视和嘲弄。对比《猫》与《托斯卡》能让我们更深地体会二者的不同。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粉墨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剧种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猫,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托斯卡》是意大利伟大的
作曲家普契尼根据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三幕歌剧,歌剧讲述了1800年发生在罗马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如今依然存在,那是在1800年的罗马,第一幕安排在圣安德列·德拉·瓦利一座美丽的教堂里,第二幕发生在斯卡皮亚位于帕拉索·发尼斯的家中,最后的悲剧发生在圣安杰罗城堡的城墙上。
三、音乐元素之比较
1.唱腔上的区别:从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唱腔上的不同,在《托斯卡》中,歌唱者采用的是
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并且靠独唱的咏叹调引领全局,而咏叹调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了高潮。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
乐器伴奏。
歌手由
合唱队伴唱,在某些歌剧中,
合唱队的阵容甚至达到了整个交响乐团的规模,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调分类。歌剧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其
表演并不是说出来而是唱出来。而音乐剧则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
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但在正式场合歌剧绝没有用
流行唱法的,因为
发声方式完全不同。虽然现在的
演唱会流行和古典的融合比较时兴。许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乐剧的插曲,像《猫》中的《memory》,
歌唱家也会演唱音乐剧的选段,例如“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系列演唱会,帕瓦罗蒂就经常演唱流行歌曲或是音乐剧,而流行歌星就很少演唱歌剧选段(莎拉布莱曼这类多栖的不算在内),毕竟歌剧演唱对于声音和唱功的要求远远高于流行歌曲。
2.音乐风格的区别:歌剧的音乐大都是以比较传统的管弦
乐队为基础的古典音乐作曲技法,偶尔有现代风格的作品试图超越这个界限,但大都保留着古典技法的思维方式。歌剧的结构、风格基本上沿袭着自浪漫主义以来所奠定的路线。在《托斯卡》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比较传统的音乐风格:乐曲开始在低音和弦的伴奏下直接进入,音乐有意模仿托斯卡的演唱,好像
乐队和她是同呼吸,叹息低回。这首咏叹调是托斯卡的中心歌曲,看起来相当自怜的是:托斯卡的自我伤感甚于对情人的同情。这一点使她的性格令人捉摸不透。随着转调,竖琴、
大提琴和
长笛反映出她歌声中的无辜和纯洁。音乐中弦乐进行了下滑。称为滑音的演奏风格在过去的15年中已经很遗憾地从乐队里消失了。普契尼可能期待在他的音乐中运用许多的滑音。随着音乐的进行,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连接起托斯卡接下来进入的音乐。在此之前,托斯卡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感情,现在终于一泻千里,整个乐队伴随着她。未闻歌声先有情,啜泣的托斯卡只有弦乐和竖琴伴奏:这是咏叹调结束时相当常见的一种手法。结尾处木管和弦乐的和声十分简洁:在托斯卡强劲的倾诉之后,任何更进一步的宣泄都显得多余。
而音乐剧在音乐风格的选择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
摇滚等流行音乐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
电声乐队的乐器。我们看《猫》中韦伯就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风格,乡村、
踢踏舞、歌剧、流行,甚至还有赞美诗的成分。在配器上,有一段苏格兰风笛的两次插入特别出彩。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
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同样的旋律此时演唱者的身份已发生了变化,对比两次“回忆”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后一首音乐的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尤其是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If you touch me, you wi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这一段是全剧的高潮,音乐经过两次转调,力度层层推进,极富有震撼力。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四、舞蹈元素之比较
从《托斯卡》中,我们已经能体会到歌剧是以音乐作为各种艺术元素的基础的,一个歌剧
演员最主要的是把角色的唱段表达完善。如果一个
演员在达到这一要求之后还有余力,那么他也可以为他的角色加入出色的
戏剧表演,甚至舞蹈。但是在歌剧中,舞蹈大多以
交谊舞、
芭蕾这种形式出现,但
芭蕾通常也是由
专业演员完成。一个歌剧男演员可以大腹便便,女演员可以体态丰盈,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演出,观众们也可以接受。舞蹈,只是歌剧的一个小部分,我们在看
电影《莫扎特》和歌剧《茶花女》中,都能在歌剧里看到舞蹈的影子,但是比例不大,不是特别重要,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主要演员最重要还是靠举手投足的一些小动作以及和
其他演员的
交流来表演。而且通常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不太可能允许演员边唱边进行大幅度的舞蹈动作。而对于音乐剧演员,剧情的表演和对歌唱的处理同样重要。在音乐剧里,舞蹈是三大元素之一,极少有音乐剧里缺乏舞蹈元素的。《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
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
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
爵士舞和
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无法想象如果《猫》一剧没有舞蹈会是什么样子。
五、综 述
歌剧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一般指以歌唱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妆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
独白、对白等。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含音乐、戏剧、
诗歌、舞蹈、舞台
设计、化妆、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
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
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风格是非常现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舞蹈
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
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
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音乐剧是面向大众化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如此之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音乐剧非常注意把
音乐家、
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
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音乐剧是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音像制品的,演到一定程度才会被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这也反映了观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