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十五讲 第八讲罗西尼和比才(中)
《威廉?退尔》是惟一能够和《塞尔维亚理发师》相媲美的一座罗西尼创作高峰,这是根据席勒的诗剧改变而成的一部歌剧。当时,法国183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来临,而意大利民族民主革命的呼声也在风起云涌。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内容写的是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侵略的故事,歌颂了敢于抗争不畏牺牲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虽然,在这部歌剧中罗西尼迎合了法国大歌剧创作的一些模式特点,但罗西尼在这部音乐中所展示的那种英雄的想像力和悲剧性,也正吻合了当时法国人蓬勃上涨的民族心理,同时和意大利的现实遥相呼应,算是一箭双雕吧。既是历史的又是英雄的宏大叙事,和《塞尔维亚理发师》所呈现的普通人视角,构成了罗西尼音乐创作对应的两极,说明着罗西尼纵横开阔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塞尔维亚理发师》在罗西尼生前就上演过500场,近两个世纪一直上演不衰,而《威廉?退尔》只是在当时轰动不止,除了它的序曲现在还在不断地为世界各地的音乐会所演奏外,它的全剧几乎没有什么演出了。看来,音乐不仅仅是依附在剧情之上的,美好的音乐是可以超越剧情的。《塞尔维亚理发师》的音乐还是要比《威廉?退尔》精致。
罗西尼就是这样把意大利的歌剧从日薄西山的委顿之际拉了回来,让其重新阳光灿烂起来。他让人们重新认识意大利歌剧的美丽和魅力,意大利的歌剧是百年之虫,僵而不死,有着起死回生的功夫和神奇。正是有罗西尼这样的铺垫,才有日后的威尔第和法国的歌剧。这是罗西尼歌剧出现的重要意义。
罗西尼歌剧的另外一个意义,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他有意识地摆脱了以往意大利歌剧陈腐狭隘的神话宗教题材和帝王将相的老掉牙的故事,而以历史的故事歌颂今日的爱国主义。正是因为这一点,《威廉?退尔》在意大利上演时当局竟然紧张害怕地把剧中有关"祖国"和"自由"的字眼都删掉,真是草木皆兵。而这一点意义并不仅仅在《威廉?退尔》一剧中体现,早在他的《坦克雷迪》中就已出现,主人公坦克雷迪为战胜敌人不怕牺牲来拯救自己的祖国,他所唱的咏叹调《忧心忡忡》,当时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到处在传唱。《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中这位意大利女郎向她的情人高唱的那首抒发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的咏叹调,则被作家司汤达誉为是"历史的纪念碑"。
罗西尼歌剧的再一个意义,是他摈弃了意大利歌剧原来那些华而不实的装饰花腔,摈弃了原来咏叹调只为了炫技而不为情节为人物为心理刻画服务的老章程,同时他保存并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原来的美声唱法,使这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他也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度和存在价值,不再只是单摆浮搁音乐的展示,而和剧情人物融合一起。他让人们走进剧院,再不是步入教堂只是为了一种程式化或附庸风雅的聚会,他让歌剧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起来。他让意大利歌剧不再是一幅画、一条风干的鱼,而是生动活泼地呼吸着,歌唱着,爱着,恨着,在有水的地方畅快地游着,在无水的地方尽情地飞着。
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天才,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因为罗西尼在37岁创作出《威廉?退尔》之后,再没有写。出新的歌剧,金盆洗手,他彻底告别了音乐家的生涯。其实,37岁,远远未到拿不动笔的年龄。晚年的巴赫还能够写出《哥尔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而在双目失明之后、临终前写出了不朽的《赋格的艺术》。69岁的海顿还坚持写出了漂亮的《四季》。福莱晚年耳朵有病,并患有动脉硬化,同样在他69岁的时候,还夜以继日地写出了《船歌》、《关闭的庭院》、《夜曲》、《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75岁高龄的时候,居然还能创作出飞舞着灵感白鸽的弦乐四重奏。李斯特75岁逝世前还挥动着苍迈的老手写下了《匈牙利狂想曲》的后两首。80岁的威尔第在那样苍老的年龄还激情充沛地创作出了充满年轻人爱情的歌剧《福斯塔夫》。85岁的斯特拉文斯基更能衰年变法,创作了为女低音、男低音、合唱队而写的大型作品《安魂曲》......这样的例子,在音乐史上不胜枚举。为什么罗西尼偏偏要在37岁正当年而且是他自己巅峰状态突然放弃了歌剧的写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做得如此坚决果断?这确实一直在音乐史上是一个谜。让我们来试试做一点解析。
朗多米尔在他的《西方音乐史》里这样说罗西尼:"他放弃了歌剧创作,无疑由于他看到梅耶贝尔声誉的日益显赫使他感到惊慌。"实际上,梅耶贝尔(G.Meyerbeer 1791-1864)最初是靠学罗西尼起家的。这位出身银行家的富家子弟,只比罗西尼大一岁,在看到了《塞尔维亚理发师》轰动了意大利和整个欧洲之后,特意从德国跑到了意大利,专门来学习罗西尼。他的学习获得了成功,在意大利的舞台上上演他写的歌剧,很快就好评如潮。当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在意大利和法国大获全胜的时候,梅耶贝尔正在巴黎,他聪明地把从罗西尼那里学到的意大利歌剧方法应用在了法国,特意地掺杂上了迎合法国人口味的作料,不想在法国声誉日隆,他在1831年写的《魔鬼罗贝尔》、1836年写的《法国清教徒》、1849年上演的《先知者》、1864年他逝世之前写的《非洲女人》,都在法国影响极大,他简直成为了法国歌剧的明星。莫非真的是这样原因让罗西尼弃笔不写?他就这样窄小的气量?我不大相信,因为在当时罗西尼的声誉并不比梅耶贝尔低,他犯不着和梅耶贝尔这样低水平地叫劲。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了,罗西尼不是意大利歌剧的革新者,而是一个保守者。格劳特等人在《西方音乐史》中说:"他对新的浪漫主义学说天生抱有反感,这可能是他何以中途自动结束歌剧生涯的一个原因。"我同意这样的分析,这确实是罗西尼中途自动结束自己创作的原因之一。虽然罗西尼对意大利的歌剧做了许多创新的工作,但那不是对新时代正在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的认同,而是为了挽救濒于灭亡垂死挣扎的意大利歌剧。像是在打捞上一只沉船,他所做的是修补的工作,希望它能够重返昔日辉煌的老航道上,他并不想重新打造一艘新的船只,航行在新的航线上。他顽固地认为只有意大利的歌剧才代表着歌剧最终的理想,他所唱的只能是一曲挽歌。因此,对于日后在他身边涌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新的音乐家,他
是不以为然的。据说他看了威尔第的《纳布科》后当面言不由衷地赞扬了威尔第,背后却嘲讽说威尔第"是个戴钢盔的作曲家"。他虽然以自己的努力将过去的时代与新时代衔接起来,却在骨子深处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其实,我最同意的是朗多米尔这样的评价:"罗西尼对于自己的艺术,并没有给以应有的尊敬和热爱。他把它看做商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他的劳力。他滥用了他那敏捷的才能,他有时写下那样纯洁明朗的旋律,有时也写出了那么平庸的乐句。"他说得一针见血。罗西尼确实是把自己的艺术当成了商品,他把自己的作品和钱等同起来,两者之间常常忍不住划上等号,两者交换的关系,让艺术忍不住跌了应有的身份和色彩。这和他童年艰苦的生活有关,他常常回忆起那时爸爸给人家当小号手时的卑贱,和跟随妈妈的草台子剧团到处流浪的艰辛。晚年时,瓦格纳曾经拜访他时,他还忍不住对瓦格纳算过这样一笔账:他花13天写完了《塞尔维亚理发师》,拿到的头一笔稿费是1300法郎,合一天100法郎,而父亲那时吹一天小号的报酬是2个半法郎。他很看重这一点,他念念不忘童年的悲惨经历,他要把那时的损失加倍地找补回来。他不是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音乐家,他绝不故作清高,他看重市场,因为这会给他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这一点,他像是一个在集贸市场上斤斤计较的小商贩。我觉得这样说罗西尼并不会冤枉他。1816年,随着他从乡间小镇的野台子步入了那不勒斯,随着《塞尔维亚理发师》的走红,他已经彻底脱贫,而且迅速致富。但是他还不满足,在1820年,28岁的他还是和比他大7岁的歌剧女演员伊萨贝拉结了婚。伊萨贝拉是当时他所在圣?卡洛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爱上了他这样一个从肉铺和铁匠铺来的穷小子,是看上了他的才华,而他看上的绝不是已经35岁衰退的姿色,而是人家身后每年2万法郎的收入,而且还有一幢在西西里的豪华别墅。其实,那时,他已经并不缺钱,却还要肥肉添膘,他就如同一个暴发户一样,钱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花,而成为了一种占据自己心理空间的象征。
所以,罗西尼的后半生是以吃喝玩乐着称的,他已经有的是钱,他可以随意挥洒,来补偿一下童年的凄惨了。只是,他玩得并不那么高雅,总还是摆脱不了乡土味道的俗气,有点像是今天我们这里见惯的土大款。他在波伦亚乡村养猪,采集块菰,在巴黎开了一家名为"走向美食家的天堂"的餐厅,他亲自下厨,练就一手好厨艺替代了当年作曲的好功夫,他吃得脑满肠肥,他玩得乐不思蜀。据说,当时,他的拿手绝活是一道菜名为"罗西尼风格的里脊牛肉",足以和他的《塞尔维亚理发师》齐名。而当时流行的不再是罗西尼的音乐,而是他有关"罗西尼美食主义"的名言,他说:"胃是指挥我们欲望大交响曲的指挥家。...'创作的激情不是来自大脑,而是来自内脏。"想到也许这就是罗西尼的真实的一面,对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不足为奇了,他怎么还能够拿起笔来再写他的歌剧呢?
在罗西尼的晚年,人们筹集巨额资金准备在米兰为他塑一尊雕像建一座纪念碑。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只要他们肯把这笔钱送给我,我愿意在有生之年,每天都站在市场旁的纪念碑的石台子上。"我想这绝对不是他的玩笑话,如果真的把钱都给了他,他是会站在那石台子上去的。
罗西尼,一个时代的巨匠,已经彻底走到头了。下面,我们要讲比才。
在这一讲里,我之所以把比才和罗西尼放在一起讲,并非有意要在他们之间做这样一个不对称的对比:短命的比才(只活了37岁)和长命的罗西尼(活了76岁),关于生命的长度和艺术的质量之间的对比;只有一部《卡门》歌剧流传于世的比才和半生就写了40余部歌剧的罗西尼,关于以少胜多和滥竽充数的对比;一辈子倒霉不走运总是遭受失败的比才和后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的罗西尼,关于命运不对等的对比。
比才(G.Bizet,1838-1875)要比罗西尼小46岁,罗西尼是他的长辈,也是他的老师。同罗西尼不大一样的是,比才从小受到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个声乐教师,给予他自幼良好的家教。比才发蒙很早,9岁就考人凯鲁比尼任校长的堂堂巴黎音乐学院(罗西尼是14岁才考入了音乐专科学校、),跟随凯鲁比尼的学生阿列维学习作曲;19岁获得罗马大奖到意大利留学3年;一路顺风顺水。在巴黎音乐学院时,他崇拜梅耶贝尔;在意大利留学期间,他崇拜的是罗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