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它是音乐表演艺术(演唱,演奏等)的灵魂,更是钢琴演奏的关键性因素.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大势阿图尔-鲁宾斯坦指出:我的乐感所考虑的是把音符和乐谱背后内在涵义表达出来……只根据乐谱弹奏是毫无意义的.把乐谱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才有真正的价值.掌握了正确的弹奏方法,因熟了各种演奏技巧,积累了相当的功力……,只说明弹奏者具备了表达乐曲“内在涵义”的手段,而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手段全面准确地诠释作品,则必然受到乐感的支配和限制。人们常说,要用“内心歌唱”去弹奏,要“有表情地”弹奏,亦即此意。
乐感的优劣只有通过弹奏方可鉴别,而弹奏需要在对乐曲感受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而乐感这一概念的涵义应当包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两个方面。对于钢琴音乐作品的真正“认识”,需要先行“感受”——运用内心听觉读谱,从头至尾粗略视奏,这样对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进行、织体特点、音响效果以及奏法标记、表情术语等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进入“理解”——在“感受”的基础上综合作者所处时代、所属乐派、作品的风格特点、乐曲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等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只有切实感受到的东西才能准确理解,也只有透彻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感受到。可见,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是乐感这一概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各个时代、各种流派、各种体裁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意境、情绪、风格等方面具有的、特定的要求。以准确完整地揭示“音符和乐谱背后的真正涵义”为目的的钢琴弹奏,要求弹奏者务必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尽可能地接近于曲作者的意图和总体构思,从触键、力度、速度、层次、分句、音色各方面服从于、服务于这一大的前提和要求。莫扎特不同于李斯特,肖邦不同于拉赫玛尼诺夫;同一作者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不同于《升F大调夜曲》;同是中国钢琴作品的《百鸟朝凤》不同于《夕阳萧鼓》。成熟钢琴家的手指可以描绘出波涛汹涌的大海、阳光灿烂的蓝天;可以渲染销魂摄魄的恐怖、情不自禁的欢悦;可以把你推向怒不可竭的狂风暴雨之中、可以把你投入静缢幽远的大自然的怀抱……而支配着手指的是对乐感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弹奏者的乐感状况。
技艺精湛的钢琴师与玩弄音符、炫于技巧的钢琴匠人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乐感的优劣。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说:“有的人总是谨小慎微,总是放不开,只想别漏掉某个音,别碰着旁边的音,别把临近的两个音同时压下去。其实,这些枝节上的考虑都应该排除掉。”还说:“要把正确的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若不如此,那我早在若干年前就被赶下舞台了;因为从数量上看,我可以算是弹错音的冠军,但公众对此并不在乎。公众主要是不能容忍对整体的歪曲。”有些人的弹奏准确无误、指快如飞,却缺乏感染力;鲁宾斯坦的弹奏的弹奏虽然时有错音、不甚“精确”,但是却浑然一体、动人心魄。这是因为匠人的弹奏追求的是音符的“不出错”的堆砌与流动;大师的弹奏追求的是对乐曲深刻内涵、独特韵味的揭示与表达。
由此可见,乐感的状况对于钢琴表演艺术具有何等的意思/那么,乐感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这一问题,历来有着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乐感是先天的、父母给的,由此决定一个人是否从事音乐艺术表演事业;有人则认为乐感是后天的学习得来的,任何人都可通过培养而获得演奏所必备的乐感条件。实际上,大量事实证明:无论绝对的先天论还是绝对的后天论都是片面的。毕竟,人的大脑器官对于音乐的反应情况是有差别的。听到同一音乐片断,有人能浮想联翩,有人却充耳不闻;有人可手舞足蹈,有人却无动于衷。对于音乐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只有具备了学习钢琴表演艺术所需的某一方面的物质条件,而弹奏钢琴所需要的乐感,则是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乐感。这种有别于自然状态的乐感既需要一定的天赋,更需要有目的的培养。
首先,要注重文化知识与中外音乐史的学习,全面提高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修养。文化修养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直接有关,文化修养不足的弹奏者表达作品意境、诠释作品内涵的程度必然受到一定局限。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对于这些意境迥然、个性鲜明的乐曲的感受与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这是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造原则在其二度创作——演奏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钢琴弹奏者借以阐述作品、揭示内涵的基本依据。纵观古今中外享誉乐坛的钢琴演奏大师,无不自幼受到文化艺术方面的严格教育与浓郁熏陶,无不具有深厚而扎实的文学艺术修养。钢琴演奏这棵大树只有深深植根于世界艺术与文化的肥沃土壤,方可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其次,要注重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宏观把握、微观透视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能力。钢琴是多声乐器,钢琴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乐队作品的浓缩。如同指挥家左右乐队需要音乐理论一样,铬镍钢器家驾驭钢琴这一乐队之王同样离不开音乐理论。否则,便无法通晓钢琴作品的和声配置、复调形式、织体特点、曲式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对于具体作品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而且还会限制钢琴弹奏整体水平的提高。音乐史上,不少钢琴家同时身兼作曲家或指挥家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噢妙当然并非他们超人一等,而是与对音乐理论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密切相关。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自觉地欣赏、不断的吸收。方可领略音乐作品的内涵与韵味、洞悉音乐作品的意境与情绪、培养良好的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欣赏经典钢琴音乐,可深入体味作品处理方面的微妙之处;欣赏中外管弦乐,有益于发挥钢琴演奏这者理解和感受和声与复调的作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便于传神地展示中国钢琴音乐的东方神韵。当今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传播媒介,为音乐作品的普及开开辟力了多种途径,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舞台演出、电影放映等诸多形式,使得欣赏音乐更为便利。利用适宜的传播工具,以扩大艺术视野,深化音乐造诣,地培养钢琴弹奏所必备的良好乐感是与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