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中五度相生律和纯律都有其不足的一面,简单地说,按此类律推算出来的音,最终相隔几个八度就产生误差了.所以我们定弦时尽管使用五度相生律,但是在演奏四重奏时,中提和大提的C弦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偏低现象,通常要将它们略微调高一些.
几乎没有一样乐器在音准方面是完美无缺的.即便在独奏时也是如此.你们会觉得奇怪,当A弦上1指的B音和E弦空弦校对后,再和D弦空弦校对,就会发现同一音居然有两个音准位置.实际上它可能有无数个.因此,说来说去,最终是音准的问题.
小提琴等弦乐器的音准问题,终极是调性的音准问题。抛开现代音乐中的微分音,在传统的音乐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随时根据合作的对象和所演奏的音调作必要的即时调整。如何理解呢?
演奏巴赫等人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音乐时以及和钢琴等以十二平均律调音的乐器合作时,就必须以十二平均律作为基本的音准准则。最显着的特点是,所有的半音关系都不能偏小,手指不该靠得太紧。
那么,某些特定音之间的倾向性呢?
是的,七级音,也就是导音可以向主音有所倾向,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此时恰好是乐队具有倾向性的和声,还得以乐队为准,倾听自己的音是否和乐队融合,对音位作必要的调整。
所以,音准与否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心中对调性的概念。当演奏学习到专业的高级程度,调性的概念会逐渐转化成一种对音准的感觉,演奏随时去适应这种感觉。
简而言之,根据我的经验,西方传统的七声音阶中的III级和VI级音比我们的想象要低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正好相反,所以中国人在音准概念上和西方有天生的差异和矛盾。
我国的小提琴教师们为此付出了超过二十年的努力。
对空弦是练习双音初期的对音办法,只能是耳朵一种基本的听辨.真正要在心里建立的是:调性听觉.最难的是,它要在理性的听觉基础上让感性来调节.这个理论似乎看上去有些玄乎.但确实如此. 1.空弦不是随便可以对的,当它和调性内的音准产生冲突时就不能使用它了,在乐曲中有时个别空弦必须用手指按音来替代.例如某个片段乐队低音乐器演奏,小提琴的空弦E就会显得格外高,为了附和乐队的和声,必须在A弦上奏E音.
2.调性音准的灵活多样性在于它一直要全面地进行调整.
3.你根据我的步骤试试花点时间找出在GDA三弦上C大调音阶的正确调性音准位置:
D弦1指E对空弦G(位置略低),之后保持1指E原状(不可移动!);G弦3指C对D弦1指E(要求协和,并保持G弦3指和1指E);接下来D弦2指F对G弦3指C(纯四度);现在123指都在弦上按着,分别抬2,1,空弦D再到G弦3指C,听这四个音:fa-mi-re(空弦)-do.这是最准确的C大调,你会发现1,2指并不靠近?奇怪吗?(接下来会回答这个问题).根据以上步骤,你看下面的关系:
C大调:
E(D弦1指)-->G(空弦)
C(G弦3指)-->E(D弦1指)
F(D弦2指)-->C(G弦3指)
G(D弦3指)-->G(空弦)
B(A弦1指)-->D(空弦)
C(A弦2指)-->E(D弦1指)
4.关于半音是否手指靠近或倾向性的问题,是要看它们在旋律中是否存在必需的倾向性.以C大调为例,在七声调式中,1(主音),4(下属音),5(属音)级音是一个调的骨干音,只有7级(导音)才在一定的时候可以向1(主音)倾向。其他们2、3、6级相对较独立,只在和声中扮演倾向性,所以3,4之间不能太靠近,再者谁靠近谁?大家常犯的错误是后来者总是靠向先来者,这就没有了调性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的判断,对调性音准有一定程度感觉的人多的是。许多学琴的人都对自己的听觉能力抱有偏见,自我悲观。他们以为年龄越大这方面的能力就越差,其实不然。人对声音有着天生的分辨力。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露出笑容,你听见门外的说话声也能分辨出是否熟人。因此,多听是一个重要手段。我指的是多听他人演奏的音乐,同时比较自己演奏。
调性听觉.最难的是,它要在理性的听觉基础上让感性来调节。这里面有哲学道理。
有感性的认识,却没有理性的听觉作为基础,所以时常要面对茫然的境地。
所谓理性的听觉,也就是我给你们列出的各级音的次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有时间,我很愿意将每一个调的关系图写给你们,如果有这种必要的话。
如果有了良好的理性的听觉,是否感性的调节都能得心应手呢?未必!很悲哀的答案是吧?
因为感性的调节能力对手指机能、技能的训练有完全的依赖性。除非从小得到很好的训练,练就所谓的“童子功”,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关于巴赫的音乐,我以前说过,要以十二平均律为音准准则。例如恰空,F和降B都被你们演奏得偏低,整个调性结构就被破坏了。D弦的F要对准空弦A,这个F位置就比较高,D弦的E也要对准空弦A,这时候E和F虽然是半音关系,但手指并不是很靠拢,即便有倾向性,也永远是E向F靠,决不是F向E靠,而大家却正好犯这样的错误!此外降B(A弦1指)和F要构成和谐的纯四度,也不能向A靠,它是F大调(D小调的关系大调)的4级音。所以诸如此类的理性认识,必须在一个作品的练习和演奏中,对每一处都十分清晰,才可能演奏出准确的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