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于1964年,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而建立的,是中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
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数十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艺术院校及音乐机构友好往来,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每年聘请数十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和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传统,以培养中国民族音乐人才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努力把中国音乐学院建设成为“中国民族音乐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传统音乐信息和科研基地,中国传统音乐对外交流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
历史沿革
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东北师大和华东师大音乐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李广桥南街1号(即前海西街17号)。
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同在一址,同一领导班子。
1961年底,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与北京艺术学院合并,称作北京艺术学院,由北京市文化局主管。
1964年9月21日,根据周恩来同志的倡议及其对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舞蹈学校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文化部在原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专业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基础上,从全国挑选了一批民族音乐专家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直属文化部。
1969年,全院下放到天津粮城劳动。
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1978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5月,文化部《关于恢复中国音乐学院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中国音乐学院恢复建制,校舍仍设在前海西街17号旧址。
1987年后逐步迁址健翔桥畔新校区。
据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音乐学院学校领导有:
院党委书记:闫拓时
院长:赵塔里木
名誉院长:金铁霖
院党委副书记:韩立萍
副院长:景抒展
副院长:宋飞
音乐学系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立于1981年,前身是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理论学科。音乐学系设有民族音乐和音乐史两个教研室。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全部拥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六人,双硕士一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一人,获国家“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三人。 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
2005年,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学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民族音乐教研室被北京市授予“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2006年,音乐学系一位教师又获得北京市授予的“拔尖人才”称号。 音乐学系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材。
国乐系
国乐系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表演艺术学科方向的一个教学部门,也是学院重点学科之一。国乐系是集民族器乐研究、教学、表演为一体的学科,历任系主任有蒋风之、黄国栋、萧剑声、刘德海、安如砺;在任系主任为张维良。 专业的学术领头人如:刘德海、王范地、萧剑声、项祖华、安如砺、张之良、张维良、李光陆、宋飞、林玲等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著名演奏家;曹德维、张尊连、赵承伟、王以东、杨靖、李玲玲、左继承、魏蔚等以及青年教师也成就卓然,在音乐舞台上享有盛誉。科人(研(包制修乐:板胡、笛、管子、笙、唢呐、打击乐等。专业课程有独奏、重奏、合奏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钢琴等。各专业在教材建设、理论研究、教学水平和演奏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许多专业,如二胡、琵琶、笛子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曲系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旨在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音乐事业、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掌握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可从事作曲与作曲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及相关专业的各类综合型的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始建于1964年,设有作曲、和声与复调、曲式与配器、多媒体音乐中心、视唱练耳五个教研室,肩负着全院的相关专业的课程。曲、电子音乐制作、视唱练耳专业本科生。作曲约80人人。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作曲,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法,现代作曲技法,MIDI与计算机作曲,传统作曲技法与风格模拟,近现代钢琴文献;以及专业基础课民族音乐概论,乐器合奏,合唱,视唱练耳及音乐史论课等。
指挥系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建系于2003年,以培养优秀的指挥人才为教育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音乐事业为社会使命。教学过程中兼收并蓄世界各国指挥教学之长并吸收中国指挥教学的丰富实践经验,致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 指挥系学生除了在指挥法专业课程上学习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之外,还必修总谱读法、合唱训练学、乐队训练学、声乐、钢琴、音乐史论以及和声、对位法,曲式,管弦乐法以及视唱练耳等理论基础课程。鉴于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目标,除了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等必修课以外,指挥系还特别强调了艺术管理、心理学等选修课。
音乐教育系
音乐教育系的培养对象含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教育设立音乐教育专业,有本科生约170人。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21世纪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与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者。 专业学制4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音乐、钢琴、声、、民族室内乐和声、与作品分伴奏、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聆听与创造、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间音乐、研究设计与写作、各类音乐特长课、钢琴教学法、乐种学、古典诗词演唱、意大利语语音及声乐作品选读、歌曲旋律写作、小型器乐曲旋律写作、音乐欣赏、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导论、音乐教育原理、教育研究导论、各类系列讲座等,以及中国音乐学院面向全院开设的所有课程。 实践类课程包括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和科研实践。本科生修满课程学分,完成规定实践环节,成绩合格,达到学位授予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