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 柴可夫斯基乐柯柯主题变奏曲
1877年,个性柔弱而内向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极为勉强的情况下,误娶女学安东 妮娜为妻,开始漫长而痛苦的生活。他变得神经衰弱,企图以自杀来结束痛苦。一位素昧平生的富 孀梅克夫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挽救了濒临绝望的他。可他俩始终未见过面,靠鱼雁往返传递书信 维糸着珍贵的友情。在这种神圣的超凡脱俗的爱情支柱下,柴可夫斯基发挥出巨大的创作热情和无 比的创造力。洋溢着抒情、甜美、悲哀和多愁善感的音乐思绪,成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的主要特色 。大提琴独奏《乐柯柯主题变奏曲》正是这一时期的佳作之一。
乐柯柯原是18世纪初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其艺术精致而典雅。这种艺术风格在巴洛克向古典 乐派过渡时期被借鉴到音乐风格中。变奏曲则是一种乐曲的形式,通常围绕音乐主题充分运用变奏 手法从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主题的内涵。音乐主题经过陈述后,每经过变化重复一次就称为一段变奏 。柴可夫斯基非常喜欢18世界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作品,也非常欣赏乐柯柯的建筑艺术风格,便 借用这个名称创作了这首十分典雅的作品。
《乐柯柯主题变奏曲》是一部真正的交响音乐性质的变奏套曲,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个性和 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此曲由主题和七个变奏组成。主题呈示前,先由乐队徐缓悠扬地奏出序奏 主题,这一主题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特点,温柔恬静,充满诗一般的意境和情调,同乐曲的主题 有着密切的联系。序奏的后半段由拨弦奏出新的音调,并由圆号的过渡引出大提琴主题。
乐柯柯主题是宽广真挚而富于俄罗斯风格的民谣,具有乐柯柯音乐风格所特有的典雅和玲珑。 单纯朴实、舒展委婉的旋律被大提琴淳厚饱满的音色罩上一层庄重的情绪,给人一种纯真清新的美 感而一开始就温暖了人们的心灵。这一典雅而优美的主题结束后,由乐队演奏一个叠句,作为与变 奏之间的连接,使每个变奏有机地连成一体,统一在完整的艺术构思中。
第一变奏技巧华丽而优美,热情而欢快。大提琴连续奏出轻快的三连音,连弓、跳弓、连顿弓 交替进行,在较高难度的技巧中却使人感到乐柯柯主题那动人的旋律时隐时现地在耳畔回响。
在第二变奏中我们感到了一种热情华丽、一往无前的气势和精神。大提琴与伴奏声部交相呼应 ,轻巧流畅,不乏诙谐俏皮,大提琴技巧得以炫耀,变化了的主题伴随着波涛般快速上行的音阶, 一次次勇敢无畏地向上冲击,凝聚成一股股宣誓般的冲动和力量。乐队在又一次奏完叠句后,大提 琴也又一次奏出深沉的连接句,将音乐引入若有所思的意境。
第三变奏是一首内在深沉,委婉如歌的爱的抒情诗。在稍慢的行板中,大提琴采用改变主题体 裁特征的变奏手法,用时而温柔,时而明朗和明显的强弱起伏变化,生动地塑造出爱的激流,爱的 火焰,爱的伤感,爱的悲哀,柴可夫斯基忧郁柔弱的悲剧性格得以充分展示。
1124768988(合作加盟)
353157718(技术支持) Email:11247689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