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艺考生最忙的时候。春节前紧张备考,春节后转战各地。一年又一年,忙碌状态如出一辙,甚至连质疑的声音也极为相似。每年都有上万的考生报考艺术院校,但所招收的名额极少;每年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都不太好,但全社会对于艺考仍然趋之若鹜。普通高考已经逐渐摆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艺考为何热度不减?艺考生为何痴心不改?这需要我们深思。
在向阳楼附近租了房子,每周有一堂声乐课,其余时间自己支配,保持状态,坚持练声,等待考试,这是来自呼和浩特的牛孜彤的寒假生活。他已经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读了三年,下个月月底他就要参加天津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专业方向是声乐。三月初他还要再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赶考,与其他参加艺考的学生相比,他已经算是清闲的了。
■圆艺术梦绝非头脑一热
总有人怀疑,艺考生是被明星梦冲昏了头,其实在记者接触的大部分艺考生那里,奋斗目标是很现实的,走艺术之路也是从小就有的想法。拿牛孜彤来说,声乐是他进入附中后选择的主攻方向,十多年前,在他五岁的时候,和很多孩子一样,最先接触的是电子琴,然后是钢琴。“钢琴太难了,我更喜欢声乐。”牛孜彤把自己的“转型”解释得很自然。
小时候学琴是家里逼的,长大后参加艺考是自己的选择,大部分艺考生的成长之路都是如此,牛孜彤也不例外。“三年前附中去呼和浩特招生,80多人报名,我被选上了,就基本确定今后要走音乐道路了。”谈到未来,他显得非常理性。“我不会去想自己是不是有朝一日会成为大明星,我现在就是觉得自己在声乐方面有一些能力,可以做好,那我就去做,我只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牛孜彤说他很清楚社会上对于艺术专业就业难的担心,但他“觉得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要你在自己专业上做出成绩,找工作并不难。否则,即便是去天大读热门专业,出来一样不好找工作”。
■艺术院校自身先要降温
不过社会上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毕竟数据在那里摆着。2015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68%,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院校的就业率仅为18.4%。半年后,2016年1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虽然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艺术院校的统计数据,但据中国社科院去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艺术类专业“首屈一指”,从全国层面考量,可能不到50%。
艺术类人才供大于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考生不应该为此负责,真正最应该“反省”的恐怕是一些艺术院校。去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停招一年,闹得沸沸扬扬。上戏导演系副教授石俊的话其实很值得大家关注。他接受采访时说:“停招才正常,年年招、越招越多才不正常。”石俊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前,北电、上戏的导演系往往4年才招收一届学生,以确保教学质量。1993年后,各个艺校纷纷扩大招生名额,导演系从4年一招变成2年一招;1999年后,更是年年招生,录取名额也从之前的10个左右,一度增加到20多个。但毕业后从事影视戏剧导演专业的寥寥无几,大多改行做电视节目编导、做广告等其他工作了。因为“剧组找演员,可以是新人;但导演的门槛却要高得多,很多剧团、剧组都只请那些资深的、有名望的导演”。
其实,这不仅是导演系的问题,是所有艺术院校大部分专业都面临的问题。普通高校在扩招,艺术院校也在扩招,而且艺术院校的扩招比例往往大大超过总体扩招水平。扩招对考生来说是福音,有更多机会可以圆梦,但学校可曾想过,这些怀揣艺术理想的学生,毕业之后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局。
■家长态度影响大部分考生
一般来说,孩子开始接触艺术,最初都是家长的决定。为了加分也罢,为了荣誉也罢,家长往往还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即便学不出来也有个伴随终生的爱好”。但孩子上了中学以后,不少孩子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此时很多家长会陷入一种茫然的状态。
每年艺考前夕,都会有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习成绩不好,走艺考之路实属无奈,而这些往往在七八年前已经决定。大部分家长认为,到底该不该支持孩子继续搞艺术,要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文化课成绩好,那就把孩子从艺术道路上拉回来。如果文化课一般,那就把学艺术当成“终南捷径”,甚至全家不惜血本支持孩子。这种看似理性的选择实际上可能恰恰给孩子帮了倒忙。
现在很多职场专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小做起,而对于那些从小学“艺”的孩子,十二三岁时选择是否继续走艺术道路实际上是个很重要的职业选择,不应该单凭成绩而论。事实上,职业测评得出的结论和学校里考试成绩的好坏常常并没有多少关联。即便不相信这类测试,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家长关注,那就是虽然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但隐性就业的比例却很高。打短工、做工作室、自主创业,这些工作既需要艺术素养的支持,更需要毕业生有吃苦精神、开拓思想、管理能力。艺术人才想要成功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保证,但家长帮孩子确定未来方向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考虑过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