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新古典主义歌剧 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前苏联一位现实主义作曲家,他直面社会和人生,或热情讴歌,或讽刺鞭笞,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喜怒爱憎。他的音乐语言与传统密切联系,常取中古调式,喜用降音级以及主题内部的调式转换。他善于将古代的体裁形式灵活运用于荡逸现代精神的作品,管弦乐配器充满戏剧性动力,又具深沉的抒情意味。他的创作曾受到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新即物主义影响,但他不拘一格,勤于探索,形成本人独特的音乐个性。
幼时被誉为“俄国第一位麒鳞儿”的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学生时代就写下许多作品,但提升这位作曲界新秀萧斯塔柯维契声誉的,是他的第一交响曲。此曲在音乐院就读时即已着手作曲,1926年完成,当作“毕业论文”发表,该年5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后在俄国乐坛掀起凌厉的旋风。这位年轻作曲家立刻受全世界瞩目,被誉为“俄国的第一位麒麟儿”。
1928年方22岁肖斯塔科维奇,在充分消化过当时的新音乐手法后创作了第一部歌剧《鼻子》这是取材于果戈理的原作,以荒诞手法将幻想与现实相叠,讽刺社会的官僚市侩恶习。少校军官卡瓦列夫发现自己鼻子不见了,发出绝望的哀鸣。理发师见鼻子夹在早餐面包里,惟恐遭误会,干脆将鼻子扔进河中。少校曾在街上看到穿上国会议员服的鼻子,傲然一晃便消失,遂动员全市百姓和大批警察追查鼻子行踪,全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逮住鼻子,虽经外科医生精心手术,但鼻子却不回原位。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鼻子突然回位原处。该剧于1930年1月18日在列宁格勒首演,尽管获得热烈称赞,乐谱却一直不曾出版。直至 1970年重新上演,获得好评。《鼻子》在管弦乐配器上颇有特色,虽用室内乐队,但效果奇特,虽然取用的乐器,每一种只限定一支,却产生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效果。最成功的段落,是表现骑马行动的铜钹与几种打击乐器的合奏,描写醉鬼打嗝儿的竖琴、小提琴和木管,以及用低音提琴去表示柯瓦利约夫少尉剃胡子的声音等,可算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1930-1932年间创作的四幕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叙述富商之妻卡捷琳娜生活寂寞无聊,与丈夫不和,且常受公公专横管制,后成为男仆谢尔契的姘妇,又施毒药相继害死公公和丈夫,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谢尔契又寻新欢,卡捷琳娜在悲愤中将情敌溺死后自尽。这部讽刺性悲剧,含有揭示俄国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深意。1934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发表之初被誉为第一级杰作。1935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次年也由伦敦BBC广播电台播出。可是1936年,这部歌剧却受到猛烈攻击,苏联《真理报》发表专论《混乱代替音乐》,批判否定了这部歌剧,此后辍演二十余年,直至1963年更名为《卡捷琳娜?伊芝玛诺娃》才在列宁格勒重新上演。
肖斯塔科维奇写有4部歌剧。除了这两部歌剧之外,肖斯塔维科奇35岁时曾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赌徒》写了八场草稿,但没有完成。50岁时写了一部轻歌剧《莫斯科的契列姆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