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CEMC-Center for Electronic Music of China)由学术带头人张小夫教授发起并创建于1993年底,是国内第一个以电子音乐的教学为核心、包括电子音乐的科学研究、专业创作、音乐会演出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专业机构。中心追求的理念旨在依托中央音乐学院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电子音乐理念与技术,培养一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建设教学研究型的新兴交叉学科,并立足于创建和发展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目前中心现有全职教师和客席教师共16人,学生总数130人,中心创始主任和现任主任为张小夫教授。
专业方向与学位授予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自1997年起,在全国率先开设电子音乐作曲与电子音乐技术理论双专业硕士研究生(3年制)课程;之后于2001年开设电子音乐作曲专业5年制本科课程;2003年开设音乐录音专业4年制本科课程;2004年开设电子音乐制作专业4年制本科课程;2005年开设电子音乐作曲专业(3年制)博士研究生课程,并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阶段开设电子音乐作曲专业3年制课程;2007年开设音乐声学和律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2015年开设音乐录音硕士研究生课程。到2016年,以电子音乐作曲专业为例,已经形成了由附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共四个阶段完整的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学科定位与发展特色电子音乐及其相关专业是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建设一个系统化的前沿交叉学科主要体现在各专业之间紧密联系的共性和各自专业发展方向的个性。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目前所开设的《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和《音乐录音》三个本科专业,以及未来将要开设的《音乐声学》专业,其共性是音乐与科技的交叉与互补,但它们的专业发展方向确各不相同。如:
《电子音乐作曲》方向是培养技术全面的学术创新型专业人才
《电子音乐制作》方向是培养技术全面的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
《音乐录音》方向是培养音乐素质全面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音乐声学》方向是培养音乐素质全面的技术理论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
现代电子音乐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它的教学体系总体构想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是现代音乐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交叉与融合;音乐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互动与互补;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的贯通与平衡,并具有不断融入新的科技成果、新的技术理念和新的技术手段等开放性特征。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中心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主科、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开设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和音乐录音三个专业的主科课程基础之上,电子音乐中心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器乐、声乐作曲,MIDI技术,音频技术,声音采样与合成,录音技术,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数字化多媒体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电子音乐作品分析,钢琴,合唱,听觉训练,视唱练耳,中国传统音乐和史论类课程等。教学安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大量的艺术实践,使学生有条件和机遇把课堂传授的各方面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如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每学年各专业举办的作品音乐会,毕业作品音乐会,以及各类国际、国内大师班讲学,演出和比赛活动等等。
人才建设与教师梯队建设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目前已拥有一个与国际高端接轨、国内一流的教师团队,拥有多位在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一线主力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的背景,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深厚的创作和研究的能力,且年龄层次、专业结构的搭配合理,并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优秀教学团队,张小夫教授为评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心主要成员和教师梯队情况如下:
中心教师团队
张小夫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技术理论课程韩宝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音乐声学、律学与和声音响学课程吴粤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音乐录音课程金 平(博士),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计算机音乐课程肯尼斯·费尔兹(博士),客座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计算机音乐和新媒体艺术课程陈远林(博士),客座教授(美籍),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课程李大康,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李小兵(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讲授电子音乐制作与电子音乐作曲课程刘思军(在读博士),副教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制作课程黄枕宇(硕士),副教授,讲授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品分析课程本和华·聂伯纳(博士),客座副教授(法籍),讲授计算机音乐和数字化多媒体课程李 凯(在读博士),讲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关 鹏(博士),讲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和电子音乐制作课程钱 琦(硕士), 讲师,讲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张一龙(硕士), 客座讲师,讲授音乐录音课程周佼佼(博士),见习讲师,讲授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和数字化多媒体课程 教学工作室建设电子音乐是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以“人机互动”为主要工作方式的电子音乐与电子音乐技术设备息息相关。建设一流水平的电子音乐工作室是中心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心已拥有四个电子音乐教学工作室,一个音乐声学教学工作室,两个音乐录音教学工作室及小型专业录音棚,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基本满足本中心各专业、各年级授课要求。
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将自身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学科。十多年来的积累,中心师生的音乐创作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已逐渐展露锋芒,张小夫、关鹏、周佼佼等多人作品在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只获奖;张小夫、韩宝强、李小兵等多人作品和论文在中国政府文华奖和金钟奖等重要评奖中获奖;张小夫教授的《电子音乐作曲》、黄振宇副教授的《电子音乐基础理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自2004年起,伴随着建设中国电子音乐学派的雄心壮志和稳健步伐,中心已组织了多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在法国、美国、波兰、奥地利、英国等世界各地演出。近年来中心的几位学术带头人已出版、发表和正在出版、发表多部学术着作以及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编撰电子音乐系列教材的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本中心学生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有数十人次在目前国内唯一的,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MUSICACOUSTICA-BEIJING 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中获奖,并几乎囊括了全部重要奖项,体现了本中心的教学成果以及建设教学研究型学科的阶段性收获。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多年以来,中心与数十家国际着名的电子音乐专业机构建立了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如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ICEM),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EMS),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法国格拉姆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法国巴黎索邦大学(Paris Sorbonne),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达特矛斯音乐学院(Dartmouth college),德国埃森计算机音乐与媒体技术研究所(ICEM Folkwang),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等等,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BEIJING)是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开展的最重要的大型国际学术活动,由张小夫教授发起并创立于1994年。开始为二、三年举办一届,2004年以来固定为每年一届,于金秋10月下旬在北京举办,至今已举行了10届。音乐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主题论坛、系列电子音乐会、系列大师讲学、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及学术论文评奖等重要活动,自2008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28日定为亚洲电子音乐日;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新媒体艺术日。
十几年来,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已经邀请了如: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布尔吉斯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MEB),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学会(EMS),美国达特矛斯音乐学院(Dartmoth)等等为数众多国际着名的电子音乐机构;邀请了如:Daniel Teruggi, Christian Wolff, Charles Dodge, Larry Polansky, Paul Lansky, Charles Amirkhanian, Jon Appleton, Nicolas Collins, Christian Clozier, Fran?oise Barrière, James Giroudon, Pierre A. Jaffrennou, Marc Battier, Leigh Landy, Neil B. Rolnick, IkutaroKakehashi, Daniel Zalay 等等百余位享誉世界的电子音乐作曲家和理论家;演出了 Pierre Schaeffer, Pierre Henry, Luc Ferrari, Fran?ois Bayle, Curtis Roads 等着名作曲家各类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作品数百部;许多优秀的电子音乐作品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进行了世界首演,还有许多年轻的中国作曲家在电子音乐比赛中获奖而崭露头角。随着全球化电子音乐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并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并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电子音乐节。
学科建设目标
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专业化、系统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新型学科的完整体系,最终形成具有鲜明风格和特色的中国电子音乐学派。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的目标定位是:中国现代电子音乐教学中心;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科研中心;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术中心。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的发展定位是“中国一流,亚洲一流,世界一流”。
中心电话:+86/10/6642 5742, 6641 4008, 传真:+86/10/6641 4008,
中心邮箱:zhoujiaojiao0725@gmail.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100031)
官方网站: http//www.musicacoustica.cn, http//www.emac.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