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 海顿D大调第一百零四交响曲
1790年年底,年近花甲的海顿和所罗门启程前往英国,这是作曲家第一次远离自己的祖国。1791年 元旦后他们到达了伦敦。事实上当时海顿在欧洲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所以这位着名作曲家的到来给 当地带来了轰动效应!海顿在这里也体验到了与自己担任宫廷乐长时期完全不同的工作氛围。他面对的不 再是少数皇亲和贵族,而是大批大批慕名而来的音乐会听众;同时,所罗门的管弦乐团规模也要比在原先 在艾斯特哈萨时的宫廷乐队大得多;另外伦敦庞大的音乐评价舆论在当时的欧洲也是独一无二的;所有这 些都让海顿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他最终取得了成功,因为在这里海顿不再有创作上的过多约束和限 制,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音乐理念,抒发自己的感情。在伦敦前后数年,海顿总共创作了12首大型交 响曲,这也是其音乐生涯中最后的交响曲作品,堪称巅峰之作!
海顿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是D大调的《第104交响曲“伦敦”》。虽然我们习惯将作曲家为所罗门所作 的12首交响曲统称为“伦敦交响曲”,但No.104无疑是最为“正宗”的一部,也是作曲家为自己数量庞 大的交响曲作品、漫长的交响曲创作历程所作的一个出色的总结。因此其标题和音乐作品本身内容并没 有太大的联系。乐曲以一个相当震撼人心的、具有强劲力度的引子开始,这个长达两分钟之久,缓慢却 富有底蕴的引子显得独特而具有标志性意义,随后乐曲转入欢快的、充满音色对比变化的舞曲段落,隐 约中显现出一丝诙谐和幽默的气质。第二乐章是一首抒情曲,宁静而明朗,但又略带一些忧郁和妩媚。 第三乐章风格接近于玛祖卡舞曲,用复三段体写成,轻盈而平稳。作品的终曲乐章为典型的奏鸣曲形式 ,其第一主题据说取材于当时一首相当流行的克罗地亚叙事民歌,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作曲家是以 一种英国街头叫卖为旋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不过无论真相如何,这个充满着民歌风味的乐章是令人激 昂而振奋的,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之后,海顿的交响曲创作历程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海顿准备离开伦敦时,举行了告别音乐会,音乐会的收入全部归海顿一个人所有。演出于1795年5月 4日举行,首演了第一百零四交响曲,这既是最后一部“伦敦交响曲”,也是海顿交响曲的最后一部。
1,Adagio-Allegro(慢板——快板)
慢引子由带有附点的齐奏音型从阴暗的D小调开始,冷峻的力量令人生畏,随后就是惊恐的飘忽不定 的叹息,构成了整个乐章的紧张气氛。慢引子是“迷你”的三段曲式,即微缩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 部。快板段落的歌唱性主部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柔和的曲调缓和了慢引子的紧张气氛。副部主题只 是基本主题在属调上的再现,更像一个小的尾声。在发展部,海顿着重强调主部主题后两个小节的动机 ,渲染起更紧张的戏剧性。然后抒情主题突然再现,缓和、松弛地结束了本乐章。
2,Andante(行板)
行板乐章的结构像回旋曲又像变奏曲。基本主题犹如一道安宁、平静,缓缓流动的溪流,溪流在乐 章的中间部分流到木管组的一个短小的悲歌似的曲调,小号,定音鼓和整个乐队突然爆发出来,形成了 情绪对比。乐章以主题的较为正统的变奏结束,在这之前,独奏长笛沉思,梦幻般的回忆着基本主题。
3,Menuetto:Allegro(小步舞曲——快板)
小步舞曲中的弱拍重音,赋予乐章幽默、坚定的性格。第二段中有段着名的定音鼓滚奏出的渐强, 把基本主题倒入再现部。三声中部的进行轻盈而平稳,温文尔雅,恰恰和小步舞曲形成对比。
4,Finale:Spiritoso(终曲:生气勃勃的)
关于这个乐章的基本主题,后人进行了有趣的考证。第一种说法是,主题是一首克罗地亚民歌《啊 捷琳娜》;另一种说法是,主力的素材来自十八世纪伦敦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卖小圆面包”和“卖活 鳟鱼”。海顿差不多只用一个单一的曲调构成了他最丰富,最生机盎然的末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