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 莫扎特《第二十一弦乐四重奏》
莫扎特《第二十一弦乐四重奏》,D大调,K575,为《普鲁士四重奏》的第一首,作于1789年。1789年4-6月,莫扎特随卡尔·李希诺夫斯基侯爵旅行到柏林,在波茨坦宫中拜谒普鲁士王腓德烈·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委托他创作6首弦乐四重奏,他只完成了3首,这3首作品注重大提琴部分。这首四重奏共4个乐章:
1.小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前平部乐句由全音符与2分音符构成,后平部乐句有8分音符、颤音与三连音,最后两小节附有三连音符的叠句音型。第一主题后的经过句令人想起喜歌剧,然后大提琴表现第二主题后,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第一小提琴承袭,强调第一主题开头部分而引向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先以升F小调,然后由第一小提琴奏G大调新主题,第一主题最后的叠句变形后,引出第一主题开头部分浓缩后的发展。再现部第二主题移到主调,然后再现第一主题叠句音型、第一主题开头部分,由断奏上升音阶进入主和弦而结束。
2.行板,A大调,说明要柔声。大提琴伴奏下3件乐器呈示主题,略加变化反复后,第一小提琴奏歌唱性旋律,其它乐器承袭。主题再现时以大提琴为中心,小提琴中提琴以变奏反复,尾奏以第一小提琴、大提琴为主角。
3.小步舞曲,小快板,D大调。中段为G大调。
4.小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这个乐章充分表现了莫扎特晚期的自由对位法风格。先由大提琴在中提琴伴奏下表现主题,两把小提琴为中心,大提琴三连音符下降音型后,移到高音弦,第二小提琴以属调奏主题开头部分,第一小提琴应答。然后是三连音为中心部分,导出第一小提琴类似第二主题的旋律。经过16分音符音型为主的部分,以主调再现第一主题,接到三连音符的下降音型。大提琴的弱声奏F大调主题音型,与三连音符纠缠,第二小提琴再以主调再现主题,第一小提琴的回答进入卡农部分,第二主题以D大调再现后,第一主题的三连音与切分音等支持着再现,形成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