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三)
意大利不仅是歌剧之乡,也是提琴音乐——最细腻抒情、最接近人声的器乐音乐——的发源地。17世纪意大利提琴制造业空前发达,阿玛蒂(N.Amati,1596—1684)制作了古典式样的小提琴。他的学生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制作的近千把大、中、小提琴中,有许多是音响出色的名琴,少数流传至今者更是稀世之宝。阿玛蒂的另一位着名学生是瓜尔内里(Giuseppe Guarneni,1698—1744)。在这一时期里小提琴的型制得到改进,琴颈和指板加长;演奏方法也发生变化,开始置于肩上演奏,不再像早期演奏舞曲那样只是一弓一音,而是大量采用连弓奏法。
巴洛克最早兴起的提琴音乐是小型室内合奏的形式,17世纪后半叶形成两种体裁: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和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室内奏鸣曲是一组风格化的舞曲;教堂奏鸣曲在曲调上较为严肃,它的四个乐章按慢——快——慢——快的顺序排列,基本不采用舞蹈节奏。在演奏形式上,这两类奏鸣曲都是两把小提琴演奏两个高声部,一把大提(或大管)演奏低声部,拨弦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数字低音(basso continuo,所谓数字低音是作曲家在乐谱上低音声部下方标出数字,表示应构成的和弦。键盘乐器演奏者可按数字符号即兴填充中间的和弦声部。这种数字低音的方法在巴洛克时期被广泛使用。)由于作曲家要在乐谱上写下三个声部,故以上两类也称为“三重奏鸣曲”(tro sonata)。1700年以后,出现了带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奏小提琴奏鸣曲(Solosonata)和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大型弦乐体裁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和“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与独奏协奏曲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演奏形式不同,大协奏曲是以独奏乐器组(主奏部)演奏的不断变化的经过段,与弦乐队的全奏形成对比。
对提琴音乐做出贡献的是意大利波伦亚乐派(BolognaSchool)。其中有卡扎蒂(M.Cazzati,1620—1677)、维塔利(G.B.Vitali,1644—1692)、巴萨尼(G.B.Bassani,1657—1716)、托雷利(G.Torelli,1658—1709)。他们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其中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对波伦亚风格的影响最大。他就学于波伦亚,30岁以后的大部分生涯在罗马度过。他的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发挥了小提琴的独特乐器性能,特别是连弓的抒情慢板乐章。教堂奏鸣曲的四个乐章之间运用调性对比的原则,标志了音乐形式思维的发展。
托雷里把大协奏曲精炼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并确定了第一、三乐章,先由乐队完整地呈示主题——独奏组插段——乐队主题再现……
在大协奏曲和协奏曲创作方面,维瓦尔第(1678—1741,Antonio rivaldi)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他1703年受戒为神父,一头红发。因为其音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有“红发神父”的绰号。他的454首协奏曲中,2/3是独奏协奏曲。他的协奏曲形式清晰,织体丰富,节奏富有动力性,独奏与全奏的对比已具有戏剧性。他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总称为《四季》,倍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