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歌旋律的三声腔
中国传统民歌的旋律结构,是用三声腔以腔从词行腔为歌的结构。民歌中的三声胶及其在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旋律行腔(进行)中,显示出其三声腔的旋律核心的规律。为了方便说明,我根据三声腔的音程关系取名并加以比较。
(一)传统民歌的核心组织三声腔的种类:
(l)大三声do-mi-sol(大三度+小三度),见闽北光泽县民歌《连郎歇》(《福建卷》下卷1179页)。
(2)小三声la-do-mi(小三度+大三度),见闽东民歌《猜歌》(《福建卷》上卷122页)。
(3)宽(四二)三声sol-do-re(纯四度+大十二度),见闽西民歌《丝绒搭桥俩人过》(《福建卷》下卷753页)。
(4)宽(二四)三声腔sol-la-re(大二度+纯四度),见闽西民歌《山歌唱来闹连连》(《福建卷》下卷729页)。
(5)窄(二三)三声sol-la-do(大二度+小三度),见闽东民歌《担花诗》(《福建卷》上卷209页)。
(6)窄(三二)三声la-do-re(小三度+大二度),见闽东民歌《订立乾坤千万年》(《福建卷》上卷121页)。
(7)近三声do-re-mi(大二度+大二度),见闽南叫卖调《卖酱瓜》(《福建卷》上卷121页)。
(8)减三声la-do-降mi"(小三度+小二度),见湖北秭归县民歌《你做儿子我做娘》。
(二)旋律中的三声结构
一首民歌的旋律中,除了有如上8种单一的三声腔外(即三音歌),尚有各种组织形式:有两个三声腔在四声音阶中一主一次交替行腔的;有几种三声腔在五声音阶旋律中交替行腔的;有各种三声腔混合行腔的;也常采取三声腔转调,例如湖北长阳县"跳丧鼓"《请出一对歌师来》,在一个不长的旋律中转调有5次之多(见《湖北卷》下卷1213页)。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旋律中的三声腔的组织情况也不相同。例如以宽(四二)三声腔的民歌为例:陕北民歌《脚夫调》旋律是sol-do-re-sol上下回旋进行的;福建连城县的宽(四二)的《丝绒搭桥俩人过》是so do re宛转进行的。三首民歌的三声位置各不相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又例如福建古田县民歌《担花诗》是sol-la-do上下进行的,终止于sol音上;而福建南安县的《牧牛歌》(《福建卷》上卷420页)却是以do-la-sol行腔,终止于la音上。两曲地方色彩也各有明显差异。
(三)不同行腔中的三声腔与方言字调
(1)语调腔:是旋律模仿词的方言声调(字调)而行腔的。旋律只是念而不歌唱。是语言的腔调,如福建同安县《草蜢公歌》《福建卷》上卷654页)。
(2)韵调腔:有韵词的腔。词的字声与三声腔互相模仿与互相制约行腔。如福建安溪县《日头出来红又红》是以la-do-mi三个音行腔为歌的。旋律似唱非唱,似念非念,音韵很协调动听。又闽南与台湾流行的《安童哥买菜》也是属于韵调腔的民歌,音韵节奏简单优美,可加上乐器伴奏(见《台湾民歌选》152页,福建文化局编)。
(3)山歌腔:即是农民歌师傅演唱山田歌的腔调。例如在长江流域,东汉流传下来的山田歌"薅草锣鼓"是歌师傅给农民薅草时唱的歌,起"一鼓催三工"的作用。歌师傅一唱好几天,一天从早唱到晚。有"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的美称(见《湖北卷》)。
(4)曲子腔:小调属于曲子腔的民歌,有部分小调是古代文人所作,后来成曲流传的。其传承方法是作为"曲牌"填词歌唱的。例如闽南惠安县的《五更歌》,是外地传来的小调《孟姜女》,为惠安人再填词歌唱流传的。曲中旋律出现升F音(见《福建卷》上卷456页)。"如《孟姜女》、《苏武牧羊调)等在传入闽南地区以后,它们往往也都被当地群众唱成了具有升F音的古老音阶形态"(刘春曙撰写《福建民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