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80年就开始了各种磁性记录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这台录音机使用钢丝作为储存声音的磁性载体,用电磁铁作为录放音头,采用直接录音方式,信号失真严重,还音效果差,但是,这一实验却为磁记录技术的发展揭开了序幕。1907年,波尔森又发明了钢丝式直流偏磁录音机,录音灵敏度和保真度都有较大改进,使录音机进入实用阶段。
此后的一段时期,磁性记录技术进展不快,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期,由于出现了两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才使磁性录音机的录放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一,是在1927年,美国的卡尔森和卡潘特两人首次提出了使用交流偏磁的方法。这项技术使得当时钢丝录音机的失真和信噪比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其二,是在1928年,德国的弗勒玛提出了把磁性材料涂敷在纸带上代替钢丝的方法,这就是磁带的雏形。此后不久,随着纸质、乙烯树脂和醋酸纤维质为带基的各种氧化物磁带的出现,从而迫使钢丝、钢带录音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使用塑料带基磁带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磁带录音机,它是现代磁带录音机的始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磁带录音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战争结束后,各国同时开展对磁带录音机的研制和技术交流。在50年代,盘式磁带录音机和立体声录音机发展很快。在6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对录音机的小型化和改进磁带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62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录音机。该机特殊的走带机构和磁带结构具有操作方便、互换性好的特点,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它的出现标志着录音机历史的一个飞跃。
70年代以来,盒式录音机已突破便携式机型的性能限制,其功能更多、实现了更好的电声指标。目前,盒式录音机之极品,盒式录音座的主要技术性能已达到专业录音机的水平。数字录音机的出现是对磁性记录技术的划时代的变革。如果从日本NHK研究所在60年代末研制出来的PCM(即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算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中,尤其是从80年代初开始,数字录音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数字录音机应运而生,不少已进入商品阶段。它与传统的模拟录音机相比有着许多明显的优点:动态范围宽、频带宽、频率响应好、串音极小以及转录时失真小等。毫无疑问,随着数字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超精度加工技术的发展,数字录音机必将逐步普及,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在中国,1951年生产了“钟声”牌钢丝录音机,1954年又生产了“钟声”牌磁带录音机。盒式录音机开始进入家庭是在70年代中后期。录音机与录音磁带的市场相互促进,录音机的国内市场推动录音磁带的国产化。1979年1月广东广播电视厅所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同年5月开始生产,这是中国第一家使用现代化设备录制并出版盒式有声磁带的厂家。同年8月,中国唱片公司所属中国唱片厂引进盒式有声磁带快速复制设备,10月1日,试生产的乐声牌盒式录音带投放市场。 年1983年底,太平洋影音公司投产4年半就生产盒式磁带1172万盒,中国唱片公司生产1020万盒,因而很快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盒式磁带的消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