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两个话筒进行拾音的时候,除非声源正处于两个话筒的中间,也就是说,在两个话筒之间不存在有距离差的情况下,到达两个话筒的信号在进行合成后才呈相位叠加的状态,一旦声源偏离两个话筒的中心线,则在信号到达两个话筒的传输路径之间产生一个差值,并产生相位差,在相位差中彼此衰减的频率取决于距离差。假设一个声源到达两个话筒之间的距离差值为0.5米的话,1/2波长等于0.5米的频率振幅都会有较大幅度的衰减,在这里,该频率应为F=V/ =344/1=344Hz。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时候,当声源到达两个话筒之间的距离差为0.5米的时候,该频率将趋于被抵消状态。拾音技术中的3︰1原则通常可以将这种频率相互抵消的效应降到最低。也就是说,如果话筒和乐器之间的距离为1米的话,以话筒为圆心,在半径为3米的圆周内不应放置其它的话筒。另一种梳状滤波效应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不同路径信号到达同一个话筒之间的距离差,其距离差主要源于直达信号和反射信号之间的距离差,同时,如果在该处的距离差仍然为0.5米的话,受到影响的频率仍为344Hz。其中,信号振幅衰减量将取决于两个信号相对的响度差,并在两个信号响度接近的时候形成最大的衰减,并形成较为明显的梳状滤波效应(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梳状滤波是因为信号的合成曲线在叠加和衰减的变化之间状如一把梳子)。在实际工作中,该类反射通常来自乐手附近的坚硬的反射面,例如谱架。即话筒在拾取到来自乐器的直达信号的同时也拾取到来自谱架的反射信号,如果这两条路径的距离差相差0.5米的话,衰减频率在344Hz,然后在688Hz处增强,然后在1032Hz处再度衰减,以产生梳状滤波频响曲线。梳状滤波效应的普遍解决方式在于对3︰1原则的使用,并表示为,如果话筒距离声源为1米的话,话筒和最近的反射面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保持3米的距离,同时,如果在话筒,演员和反射面均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应对墙面进行处理,例如安装反射能力较弱的吸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