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培养作曲家和作曲技术理论人才为目的,以作曲专业课为核心,依托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法、视唱听觉训练、电子音乐,以及近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等课程,构成贯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融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作曲教学体系。
作曲、复调、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和视唱练耳等六个教研室,分别承学科六个方向的教学和研究,面对全院开设作曲、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六个方向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程和约8门的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覆盖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传统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同时又涉及到二十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观念、新理论与新体系;既包容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构成原理与外国作曲家写作的有益经验,又研究总结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成功经验。各研究方向自五十年代起,便对我国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探索与追求作品的中国风格,作了大量深入细致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不断把这种成果结合到各门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了本学科教学体系所具有的特色。
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吴祖强、苏夏是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首批音乐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共四位)。
作曲系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 人,讲师3人,助教1人,见习1人;博士生导师19名(离退休12名),硕士生导师2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者2人 。现有本科生128人,硕士生50人,博士生21人。
作曲系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如:吴祖强、杜鸣心、郭文景、叶小纲、唐建平、段平泰、于苏贤、吴式凯、刘康华、刘霖、杨儒怀、李吉提、姚恒璐、赵易山、郭伟国、黄蜀青、龚晓婷等。
过去的几十年历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其中很多成为国内外着名的作曲家。如:辛户光、施光南、王立平、谭盾、郭文景、叶小纲、陈怡、周龙、陈其钢、陈晓勇、唐建平、张小夫、贾国平、秦文琛、张丽达、赵季平、徐沛东等。
展望未来: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全体教师将继承前辈专家、学者为作曲系奠定的优良学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通过学科学术发展的不断充实和有适应性的调整与提高,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人材培养、作品创作、学术研究等综合实力上,力争国际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
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始建于1950年4月,与学院同时诞生。建系之初由着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任首届系主任,聚集了原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组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着名作曲家、专家学者为最初的师资队伍。历届系主任有:王震亚、杜鸣心、戴宏威、牟洪、刘康华、郭文景。现任系主任唐建平,副系主任罗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