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庭(1924年—2001年),1924年9月30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市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国着名笛子艺术大师,南方曲笛的代表之一。曾任民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赵松庭自幼成长在民间音乐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他九岁习笛,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并先后向昆曲艺人和学校老师学习演奏和乐理,学习昆曲和婺剧。他13岁就能吹奏婺剧的许多曲调,16岁担任了婺剧乐队中的首席“正吹”。除了吹笛外,他同时学会了演奏唢呐、先锋(长号)、板胡、徽胡,完成了婺剧着名套曲《花头台》的全套演奏。赵松庭17岁拜地方艺人叶小苟为师,学吹许多民间戏曲曲调。初中毕业后,他考入锦堂师范。1947年,他考入上海法学院攻读法律。194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部队文工团,从此,他带着心爱的笛子跑遍了大江南北。
1950年,赵松庭随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先后七次立功,并提升为乐队副队长。1954年,他因伤回国。离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祖国的锦绣河山,他的心中充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于是满怀激情地创作了富有时代气息和象征意义的笛子名曲《早晨》,为他今后震动世界乐坛,奠定了基础。
1955年,赵松庭从文工团复员后,任东阳婺剧团导演。1956年,他进入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兼课。同年,他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规模宏大的首届全国音乐周活动,他的演奏获得雷鸣般的掌声,组委会破例让他再吹奏一曲,《人民日报》为此专门作了报道。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自己的家里接见了他。席间,赵松庭为总理演奏《早晨》,他以极长的气和快速的指法相结合的技法,塑造出腾空飞翔、流利华彩的音乐形象,总理指名要他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去访问西欧。
1957年,赵松庭在莫斯科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以他的乐曲和具有创新技巧的演奏,令140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为之倾倒,人们惊叹:“这个中国人一根笛子就顶一个交响乐队。”可是,从莫斯科回来,他被加上“笛子指挥党”的罪名,被错划为“右派”,送到农村劳动。这期间,赵松庭每天坚持练笛,并写出了《欢乐的山谷》、《婺江风光》等名曲。这不由得使人联想起司马迁的名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1962年,在周总理及省委有关同志的关怀下,赵松庭回到了浙江歌舞团。
1964年,赵松庭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用自己发明的“排笛”演奏了《婺江风光》、《采茶忙》、《荫中鸟》等乐曲,得到了许多音乐家、文艺家的高度评价。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赵松庭便被剥夺了上台演奏的权利,他就以大部分时间从事笛子制作和乐器声学的研究。在整个“文革”期间,他制作了将近2000支笛子,同时在理论上解决了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1972年,他根据这项成果,写了《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一文,发表在《乐器科技》上。1973年,赵松庭调回浙江歌舞团后不久又被打成了右倾翻案分子,从事看门、扫地、烧开水的工作。其后,他着意培养了一代“浙派”青年演奏家,如蒋国基、詹永明、张维良、杜如松、戴亚等。
1976年,赵松庭调到浙江省艺术学校任教。1980年后,他相继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先后奔赴天津、武汉、济南、南京、成都、重庆、内蒙古、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讲学。他在培养笛艺人才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2年,赵松庭还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举办讲座,播讲了《竹笛演奏技巧》。
赵松庭的演奏既有南派典雅的风格,又吸收此派刚劲明亮的特色。他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他将婺剧唢呐惯用的循环换气法移植到笛子演奏上,丰富了竹笛演奏的表现力,形成了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他创造和首先使用了排笛,创造了L型倍低音大笛,大大开阔了竹笛演奏的音域,并亲手设计制作出古代笛类吹奏乐器“篪”。
赵松庭创作及改编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笛子名曲,如《早晨》、《三五七》、《鹧鸪飞》、《和平鸽》、《二凡》、《西皮花板》、《牧羊歌》、《海滨》、《小河淌水》、《流水板》、《婺江风光》、《采茶忙》、《幽兰逢春》等。这些曲子大都取材于婺剧,具有浓郁的金华地方特色,已成为中国乐坛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赵松庭发表了《竹笛源流》、《横笛频率计算和应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低音笛及L型笛》、《中国笛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管双笛》等论文。在竹笛科研领域,他编着了《赵松庭的笛子》、《中国竹笛教学方法》、《笛艺春秋》等着作。
赵松庭集笛子演奏、创作、制作、科学研究、着述和教学于一身,他对浙江和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